在浙江余姚四明山镇,培育和销售红枫现在成了许多山里人的主要营生。镇里的同志告诉笔者,别看一棵小小的红枫苗,嫁接好后生长一年可卖三元钱,两年可卖到四元,三年可能达到八元了,可以说其经济价值是十分可观的。
笔者在四明山镇拜访的第一位红枫专业户叫吴华祥。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种植红枫,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加之技术不好,亏了本,穷得都出了名,前几年住的还是泥墙屋。1997年以后,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四明山的红枫产销出现了一个大的飞跃。先进技术的引进,市场的拓展,再加上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四明山镇的红枫出名了,前几年还贱卖的花木一下子成了摇钱树。今年,吴华祥的13株大规格红枫卖了2 万多元。
镇里的同志介绍说,从1997年开始,四明山的花农们抓住机遇,迅速扩种花木,当年全镇种植红枫1500亩,1998年达到3000亩,1999 年达到5000亩,今年达到18000亩。现在吴华祥几亩地全部种了红枫,他还准备从村里租地拓展种植规模。“去年我买了彩电、音响和摩托车,前不久还装上了电话,这样联系更加方便,也就可以了解更多的市场信息了。”
笔者在茶培、北溪、唐田、梨洲等村庄访问时,看到原本封闭的山区已经架起了交错的电线和电话线,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红枫带给四明山花农的希望。唐田下村有一个困难家庭,丈夫有残疾,妻子又患有脑病,他们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自从1997年镇里重点帮扶他们发展红枫种植后,这户人家的收入明显增多,今春红枫的收入就达到500 0多元。据了解,有30%的四明山镇特困户通过发展红枫苗木致了富。
红枫是四明山的主导产业,因此也是他们致富的主要渠道。平头村是一个自然村,共70户人家,今年春季红枫收入户均达到1.5万元。该村村民卢华通,既是红枫种植大户,又是红枫的销售大户,种植红枫面积逾100亩,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大户吴如法以种植红枫为主,面积有40亩,每年收入可达三四万元。
同行人员对我们说,前不久梨洲溪下自然村的花木大户卢益民,又将3万株红枫运往四川,它们将种植在成都市的一些公园、住宅、小区和公路两旁。卢益民开心地说:“这些红枫既支援了西部建设,又鼓了自己的腰包,真是两全其美啊。”
小小红枫树,映红了四明山人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