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爽报道 为拓展苗圃发展空间,近日,湖南省几家苗木企业联合起来,把苗圃直接建到终端消费市场上海。
每年,湖南都源源不断把小苗输送到江浙等地的苗圃,而这些小苗经过2—3年的培育,大部分都销往上海。但今春以来,由于江浙所需小苗接近饱和,湖南的小规格苗木正逐渐失去市场。为摆脱只卖小规格苗木的“宿命”,闯出苗木销售的新出路,前不久,湖南省宁乡县下铎铺花卉苗木基地负责人方向红,带着浏阳市和长沙县的几家苗圃负责人,到上海松江新桥联合租地800亩种植苗木。他们要通过在上海建立的苗木示范基地,使苗木和大树直接进入消费地。
据方向红介绍,因为市场意识强,且靠近上海这个终端消费市场,江浙地区的苗木一直获取着较高的利润。比如同等规格的苗木品种,在江浙的出圃价要比在湖南高出30%—40%。
方向红在湖南有200多亩苗圃,这在江浙等地一些苗乡大概算中等规模,但在湖南却是寥若星辰的大户了。方向红认为,湖南的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近些年湖南苗木发展滞后于江浙等地,主要因为湖南苗农的经营观念比较保守落后,小富即安,没有长远打算。像前几年小规格苗木销得好,杜英、乐昌含笑、红花檵木、杜鹃等供不应求,苗农争相种植这几个品种,且很少培育大苗,导致苗圃品种单一,面积激增。现在市场需求产生变化,大部分苗农猝不及防,造成损失。要避免类似情况产生,必须走品种、规格多元化发展之路。目前,方向红等人已经选定6、7种市场前景看好的品种,并从湖南收购大量4至5 厘米规格的杜英,开始在上海基地生产大、中规格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