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方成报道 7月底,记者在山东昌邑花木场看到,一排排的玉兰、樱花、红叶李,不是种在土里,而是植在黑色的容器袋中。袋子上的小喷头,正在向袋内的基质喷施液肥。据场长朱绍远介绍,他们使用容器育苗已经获得成功,并且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种植量达4000多盆。
据了解,为使苗木移植不受季节影响,在不伤一枝一叶的情况下,就可以用于环境的绿化美化,昌邑花木场从4年前就开始进行容器育苗试验。他们实验了多种容器和基质,最终用自己开发的容器袋育苗法,获得了理想效果。朱绍远认为,采用容器袋育苗,应注意六个方面:
一是树种选择:容器袋育苗成本较高。因此,一定要选择观赏性比较高的树种,杨、柳等一般经济类树种不适合。
二是容器。昌邑花木场开发的容器袋采用聚丙烯无纺布,型号从袋径35至80厘米不等,共有8种规格,成本较低。此外,容器袋还添加了有专利权的促根剂,能促使根部毛细根增多,加快植株生长速度。而且,容器袋轻,透气性强,搬运方便。
三是基质。就地取材,选用修剪掉的树枝,经粉碎、发酵后添加硼化的废铁渣。
四是浇水施肥。由于浇水施肥采用的是自动控制系统,而且均匀,因此苗木长得齐刷刷的,有品质。
五是防寒。容器袋育苗时,植株大部分根系会露在地面,冬季抗寒能力较弱,最好用废草遮盖进行防寒。
六是加固。容器袋育苗根基没有栽培在大田中牢固,因此树干需要加固支撑,用竹竿或棕绳将一株树与另一株连结起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