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发展花木业条件优越。目前湖北花木种植面积37万亩,温室面积8万平方米,年销售鲜切花超过1. 28亿株,年销售额6.83亿元。但与广东、云南、北京、上海、浙江等花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周边的河南、湖南等省相比,也较为落后,处境十分尴尬。
差距带来的尴尬局面
以武汉市为例,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近年来,武汉每年在绿化花木上投资达数千万元,但购进的苗木80%以上来自浙江、河南、湖南、江苏等省。仅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每年就要从湖南调运400多万元的花卉苗木。
武汉人买苗木为什么舍近求远呢?刚从浙江采购行道树苗木回来的刘先生说:“并非我们不愿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城市绿化普遍要求干径在10厘米以上,树形美观的大苗,而省内苗木基地都是近三五年建成的,提供不了这样的大苗,而且品种单一,规模不足。”据了解,现在武汉苗木基地里胸径在3厘米以上的苗木差不多都用光了,而且品种不够丰富,像杜英、桂花等树种只能从外地调运。
据省花卉行业管理办公室主任陈慎重介绍,1998年至今,是我国城乡绿化的第一次高潮,但湖北花木业起步较晚,未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追赶花木产业的春天
近几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把抓好花木业发展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省政府专门成立了花卉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积极扶持湖北花木市场发展。现在湖北花木业基本形成了江夏区大花山花卉基地、107国道孝昌县万花园、宜昌三峡花卉基地、黄州区花木基地、荆门花木基地、建始高山反季节花卉种球基地等6大花木龙头基地。
湖北花木业的追赶步伐越来越快,这一现象在武汉近郊的江夏区大花山最为明显。
从1999年开始建设,经过几年时间,大花山已经成为武汉近郊最大的“花园”,拥有樟树、桂花、广玉兰、柏树、石楠等观赏苗木百余种,1.2万株古桩盆景。目前,已有128家花木企业,融资2.1亿元,承包耕地4.8万亩。据江夏区区长吴一民介绍,当地计划用6年时间,将全区花木面积发展到12万亩,产值12亿元。
同样的情形也在省内其他大中城市周边出现。目前,全省已建成2 07国道荆门段、汉十公路武当段、318国道长阳段、107国道咸安段等 4大花木走廊,总长度386公里,面积5.7万亩,年产花木600万株。同时,全省还建成省级示范苗圃18个,区域性中心苗圃31个,县级骨干苗圃82个,社会性苗圃2000多个。据陈慎重介绍,湖北计划到2010 年,将花木基地增加到100万亩,产值100亿元。
打造品牌是唯一出路
除了起步较晚,缺乏特色也是湖北花木业一个“硬伤”。在大花山,连经营者自己也说不清楚,其花木的特色在哪里。似乎哪个品种都有,但每个品种都不多,只能靠价格与同行竞争。
现在,花木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品种、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园林观赏品种很少,武汉、北京、上海的露地观赏植物总数不超过1000种,而国外一般有2000种至4000种。可见,我国花木品种多样性还亟待提高。
对品质和技术的要求更是如此。目前,武汉市场上出售的大花蕙兰大多是韩国培育出的新品种,杜鹃也多是国外培育的‘七彩杜鹃’,高品质成为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我国传统品种受冲击较大。
湖北花木业要发展,必须加大新品种培育力度,加大对省内野生品种的开发,培育湖北的特色花木品牌,如湖北“五大名花”(咸宁桂花、武汉梅花、保康牡丹、建始百合、随州兰花),使之形成产业化,帮助湖北花木业在竞争中站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