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很多地区的农民习惯使用剧毒农药,但杀虫效果并不见好,而且随着农药剂量的加大,使害虫对药物产生了抗性,活动反而日趋猖獗。因此,专家提醒———
“2000中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最近在合肥落幕,出席论坛的有关专家、教授提醒我们,不要以为农药毒性越大,越能杀死害虫,这恰恰是一种误区。专家们告诫说,多年实践已证实,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杀虫效果并不好,这类农药用得越多,虫害往往愈重,农业要保持可持续良性发展应走出这种恶性循环的误区。
专家们指出,一个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农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用药次数的增加,效果会越来越差,需要不断加大剂量,直至加大剂量也无济于事。这样做只会刺激害虫多产卵,导致病菌和害虫对这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
据有关资料介绍,对高毒化学农药已产生“抗性”的害虫,在20世纪50年代初不到10种,而到90年代末已猛增到520种,而且产生“抗性”的频率也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短。60年代,一个农药品种使用8-9年害虫才产生抗药性,70年代缩短到6-7年,80年代4-5年,而90年代只要2-3年了。另外,有50多种农作物、113种杂草也对农药产生了极大的抗药性。此外,剧毒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还大量杀伤了害虫的天敌(益虫),打击了有益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结果害虫再度猖獗。据介绍,致死中量在100毫克/公斤体重以下的农药,为高、剧、特毒农药;致死中量在500毫克/公斤体重以下的农药,为低、微毒农药。在蔬菜上只允许使用低、微毒农药和部分中毒农药。前不久《长江日报》报道,武汉市农药监管站的调查结果表明,国内菜农多使用甲胺磷、1605、呋喃等剧毒农药,武汉市菜产区小菜蛾、菜青虫、甜菜蛾虫害严重的地方,都与当地使用1605、甲胺磷等高剧毒农药有直接关系。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有机磷类高剧毒化学农药品种生产量大,成本较低,一些地方的农民乐意使用。但有些农民缺乏科学知识、缺少对新一代无公害生物农药的了解,违反国家有关禁令在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上过量施用农药。过滥使用高毒化学农药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自觉使用生物农药的却不多,加之各方面对农民的宣传、指导力度不够,农民们还没有高度认识到高毒化学农药的种种弊病,如害虫易产生抗药性,污染生态环境,使土壤中残留农药的毒素增多,对人、畜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等,导致施药和虫害的恶性循环。
资料显示,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因使用高毒化学农药中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不能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已成全球共识———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农作物不仅不增收,损失反而加大。1945年以来,美国杀虫剂用量增加10倍,因害虫为害引起的损失由7%上升到13%。但我国不少农民把高毒化学农药作为防治害虫的惟一手段,滥用农药,引起了严重后果。病虫害发生面积与50年代相比,60年代增加30%,70年代增加100%,80年代增加280%。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决议指出:“要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化学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不少国家制定了系统计划:瑞典、丹麦、荷兰等国以法规形式确定5-10年减少50%化学农药用量的目标。
与此同时,90年代以来,微生物杀虫剂由于取材于自然界,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大规模生产、对人畜安全、不伤害天敌和不破坏生态环境等优点,正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发的热点。新一代生物农药与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无毒害,不污染环境,专杀害虫,不杀害虫的天敌(益虫),有“绿色农药”之称,但其成本较化学农药要高一些。
专家指出,农民评价农药好坏的标准是施药后在多长时间内使虫子掉下来,以击倒为标准来评价药效,这种评价对生物农药来说实在是错误的。田间科学试验表明,害虫食下生物农药“千胜Bt”后30分钟左右肠开始麻痹,此时害虫已经停食,尽管在24小时后才会大量死亡,但已经严重中毒,已不能再危害作物。还有的菜农认为无论生物农药如何好,总比化学农药防效差,这种看法有很大片面性。由于生物农药来源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在喷施防虫的同时,也具有生物接种的意义,加之不杀伤天敌,保护了天敌种群,实际增加了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据调查,生物农药防治田的天敌种类比一般化学农药防治田高2-4倍,还没有发现害虫抗药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