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栽植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在栽植过程中,由于树体根部受到损伤,特别是根系先端的须根大量丧失,使得根系不能满足地上部所需的水分供给。另外,根系被挖离原生长地后容易干燥,使树体内水分由茎叶移向根部,当茎叶水分损失超过生理补偿点时,即干枯、脱落,芽亦干缩。因此,园林树木的栽植,要注意树体水分代谢的平衡,提供相应的栽植条件和管理措施,协调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矛盾,使之根旺树壮、枝繁叶茂,达到园林绿化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一、适树适栽首先,必须了解树种的生态习性以及对栽植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有成功的引种试验和成熟的栽培养护技术。特别是花灌木新品种的选择应用,要比观叶、观形的园林树种更加慎重,因为此类树种的适应性表现除树体成活之外,还有花果观赏性状的完美表达。适树适栽原则的最简便做法,就是选用性状优良的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尤其是在生态林的规划设计中,更应实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以求营造生态群落效应。其次,可利用栽植地的局部特殊小气候条件,突破原有生态环境的局限性,满足新引入树种的生长发育要求,达到适树适栽。例如:可筑山引水,设立外围屏障;改土施肥,变更土壤性质;束草防寒,增强树木抗寒能力。此外,更可利用建筑物防风御寒,小庭院围合聚温,以减少冬季低温的侵害,扩大南树北移的范围。第三,地下水位的控制在适树适栽的原则中,具有重要地位。地下水位过高是影响树木栽植成活的主要因素。现有园林树种中,耐湿树种极为匮乏,特别是雪松、广玉兰、桃树、樱花等对根际积水极为敏感,栽植时可采用抬高地面或深沟降渍的措施,以利于树体成活和正常生长发育。适树适栽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树种光照适应性的掌握。园林树木栽植不同于一般造林,多以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群落生态种植模式,来表现景观效果。因此,多树种群体配植时,对树种耐阴性和喜阳花灌木配植位置的思考,就显得极为突出。二、适时栽种园林树木的栽植时期,应根据树木特性和栽植地区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落叶树种多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此期树体处于休眠状态,受伤根系易恢复,栽植成活率高。常绿树种栽植,在南方冬暖地区多为秋植;冬季严寒地区,常因秋季干旱造成“抽条”而不能顺利越冬,故以新梢萌发前春植为宜;春旱严重地区可进行雨季栽植。1.春季栽植春季树体结束休眠,开始生长发育,是我国大部地区的主要植树季节。此外,春植符合树木先长根、后发枝叶的物候顺序,有利于水分代谢的平衡。特别是在冬季严寒地区或对于不甚耐寒的树种,春植可免却越冬防寒之劳。秋旱风大地区,常绿树种也宜春植,但在时间上可稍推迟。具肉质根的树种,如山茱萸、木兰、鹅掌楸等,根系易遭低温冻伤,也以春植为好。春季工作繁忙,劳力紧张,要根据树种萌芽习性和不同地域土壤化冻时期,利用冬闲做好计划。树种萌芽习性以落叶松、银芽柳等最早,杨柳、桃、梅等次之,榆、槐、栎、枣等最迟。土壤化冻时期与气候因素、立地条件和土壤质地有关。落叶树种春植宜早,土壤一化冻即可开始。华北地区春植,多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华东地区以2月中旬至3月下旬为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