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建苗圃的外地企业有1000家左右。这些苗圃有的已经打开了销路,有的生意蒸蒸日上。日前,记者采访了一些苗木业者,其中,浙江萧山的许金观、山东潍坊的王光明、江苏淮阴的胡仲林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在经营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请看———
只要对路市场够大接受采访的苗木业者都表示:北京的绿化市场够大,因此,只要有好的产品、有足够数量的苗,销售是不用发愁的。尤其是近几年,这种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1985年从浙江萧山来京发展的通开苗圃总经理许金观目前在昌平、顺义共有基地700亩。他说:“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首都的绿化市场将越来越大,苗木需求量肯定少不了。从外地调苗,不仅费时、费力、费钱,而且成活率也低。只要我圃中的苗子品种多、质量好、规格大,再加上优质的服务,绿化施工单位不找我才怪。”从来京至今,许金观不仅一直扩大苗圃面积、增加苗木品种和培育大规格苗木,还积极从江浙一带引种新的品种。这20年来,他在引种方面花了上百万元。
山东潍坊人王光明是2000年来的北京,现在他的环美绿源苗木公司苗圃面积已经接近900亩。对北京的绿化市场,他的理解是:大苗好苗根本不够卖!虽然目前苗圃面积已经不小了,但王光明对将来扩大生产仍充满期待。
广交朋友服务为先对所有企业家来说,人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在北京成功的外地苗圃,这方面做得都相当好。王光明的做法是,如果有人来找他买苗,自己的圃里没货或是量不够,就主动把客户介绍给其他苗圃。他说:“帮买苗的人买到苗,帮卖苗的人卖出苗,我就非常高兴。能多交些业内的朋友最重要。”正是这种乐于助人的做法,使他来京不到两年,就和苗圃所在地房山窦店的很多苗圃老板成
了哥们,还有不少工程公司把他的苗圃当成了供苗基地。
而许金观的做法是通过好的服务留住回头客。每当有客户上门,他都免费车接车送,亲自陪客户看苗、讲解;无论生意是否做得成,都以诚相待,努力和对方交朋友;如果订了苗,之后的起苗、运输、栽植全都是一条龙服务,保证成活的基础上,尽量把价格降到最低。这么多年一直做下来,许金观的老客户越来越多,不仅北京的私营绿化公司对他的苗木非常认可,就连昌平区园林处、北京园林绿化局等单位的工程,也经常找他调苗。尤其是夏季从外地运苗困难时,他的大规格乔木和花灌木,更是救了不少人的急。去年,其销售额超过了1000万元。
找准定位做出特色由于以前在家乡从事苗木业时,对某个品种的技术、人脉、经营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专类苗圃是不少外乡人的选择。江苏淮阴的胡仲林自2000年来京,就一直在顺义高丽营做竹子,目前有基地50亩。
与前面两位外乡人相比,胡仲林的苗圃面积虽然小,但品种专一,不仅有好的生产技术,以前在江苏就打通的销售渠道也能在北京派上用场。
因为看好北京市场,同时感到竹子将在北京大有作为,胡仲林这6年来不仅在北京建苗圃、生产销售竹子,还一直在进行竹子的引种驯化工作。现在,他的圃中有早园竹、淡竹、金香玉竹、罗汉竹、桂竹等几十个品种,引自江苏、安徽、浙江、河南等省。
在胡仲林看来,要想在北京长久发展,产品质量必须要高。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对绿化工程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这就要高品质的苗木,只有好苗才能吸引绿化公司的订单和回头客。为了确保质量同时满足反季节绿化的需要,现在胡仲林的苗圃中已有不少容器苗,没有缓苗期的竹子很受欢迎。而价格方面,胡仲林总是在考虑成本后,尽可能降低价格。对于老客户,他更是主动打折、优惠,或是多送几棵。去年,仅北京大兴亦庄开发区绿化工程就用了胡仲林10多万株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