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这与大家都瞄准日本市场不无关系。的确,日本对切花菊的需求量非常大,但要求也很高,甚至可以说非常挑剔。要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我们就要培育出好的品种。现在我们需要广泛收集国内外的品种资源,特别是日本和荷兰的。在收集世界顶级品种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杂交育种,将其优异的性状在后代里表现出来,再从中选育,但这需要很长时间。那么怎么才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站到世界前列,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去攀登世界切花菊育种难题的险峰,抢占制高点。
菊花属短日照花卉,对光周期非常敏感,因此很难做到周年生产。如果我们能解决这个难题,可以说是切花菊生产的一项重大变革。我国在2002年就将其列入了863计划,而我们为了抢占这个制高点也下了不少功夫。以前我们在做绿化菊育种时,曾想通过基因转导技术将一些特殊花色转到绿化菊里,虽以失败而告终,却出现了一株对光周期不敏感的材料,春天即可开花。今年我们又从日本引进了一个光周期钝化型品种,用这两株做骨干实材培植了人工杂交品种。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出苗率很高,对光周期也比较钝化。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从中进一步选育出株形、花色、花朵大小都适合的材料,预计明年就可以有最终的成果出来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