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通讯员石明山记者杜学静)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CIS(压缩式一体化)育苗营养基研制与产业化开发》,日前正式通过专家验收。
专家称,这种现代的科学育苗新方法生产工艺简便、能耗少、成本低、使用方便。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育苗技术是机械化穴盘育苗。但由于其投资巨大,种苗生产品种和数量有限,运行维护成本高,种苗成本难以下降,无法适应中国种苗市场需求,而传统的育苗方式操作复杂、病虫害严重,育苗效果不佳。
种苗生产现代化,是构筑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蔬菜、花卉、瓜果、烟草、林木等经济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支持下,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担了《CIS育苗营养基研制与产业化开发》的研究任务。
科研人员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种苗市场需求,以现代基质调制技术和经典植物营养理论为基础,采用中国蕴藏丰富的低位草本泥炭为主要原料,开展了CIS育苗营养基的配方、工艺、设备科技研究,在草本泥炭吸水回弹辅料与缓释多元营养组合物的关键技术方面获得重要突破,自行开发的生物润湿剂、调理剂和缓释剂成本低廉,保证了产品回弹迅速、养分绵长,高压赋行工艺使基质、营养、防病、容器、调酸五大功能集成为一体化固形基质,并开发出了播种、扦插、分苗、组培、栽种等5大系列22个品种,可满足不同作物种苗生产需要。
科研人员还同时研制开发出专用生产设备,并建成了1000万块CIS育苗营养基中试生产线。其中产品经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等省市大面积田间试验示范,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
据科研人员介绍,采用CIS育苗营养基育苗不需要用户自行配制基质、添加肥料、喷药防病、调节酸度、装填基质;多元缓释营养材料可以确保秧苗80天内生长的需要,解决了国外产品在育苗15天后,就需要补施肥料的问题;CIS营养基育苗每万株苗可比常规苗节省人工20个,苗期发病率降低53%至70%,移栽成活率达到99%以上,提早成熟7至10天,增加作物产量15%至23%,增加经济效益20%至34%。同时,由于该营养基不携带病菌、虫卵和草籽,又具有天然的抗病菌能力,不加农药、化肥和激素,不会造成农产品和环境污染,符合国家发展绿色产品、保护环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