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国内金萨干花并不常见,但是,在干花行业内,金萨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名气却很大。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干花出口的企业,金萨公司成立近10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保定市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日前,记者在保定参观了“金萨”在国内开的第一家专卖店,并采访了公司总经理贾新宪。
记者:金萨公司成立近10年了,一直做干花出口贸易。请问企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贾新宪:金萨的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创建期。从1992年至1993年,这期间为了确定选项,费尽周折,最终选定了干花。创业是艰难的,缺技术,少销路,那两年多几乎是毫无收获,而且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第二阶段,从1994年至1996年,是企业发展的定位期。这段时间也受了不少磨难。干花怎么卖、谁去卖、卖给谁,为了摸索出一种可行的方法,走了不少的弯路。直到1994年秋天才确定下来把“广交会”作为出口产品的主要窗口。1994年初,我们设计生产了一种粘合花,当时国际市场上还没有,这种产品引起了外商的兴趣。1994年下半年,我们接到了一份来自美国的订单。这时,我们意识到只有做出企业自己的特色,才能有市场,有发展。同时,我们也在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如果总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根本无法吸引客户,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会增强客户的信心。第三阶段是企业的上升期。从1997年至1999年,基本上是在“广交会”上独家经营干花。这时候,干花的卖家较少,规模也小,金萨与他们相比,处于领先地位,竞争小,发展顺利。第四阶段是2000年到2001年,是公司的转折期。国内的干花生产竞争比较激烈,“广交会”上出现了10多家干花企业。出现了互相压价、抄袭品种等许多让人困惑的事情。这次,你的产品出来了,下次,会上就会冒出一大堆;你卖一块钱,他就会卖8毛钱。现在国内的干花市场比较无序,许多的低档次产品扰乱了市场。在有些地方,一个单元房就能成为一个干花厂。同时,再有国内、国际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影响,如入世的问题等等,企业要发展,就需要及时跟上市场的步伐,调整思路,应对转折。
记者:作为一名出口企业的领导者,你是如何看待入世的?
贾新宪:作为一名企业领导人,要从多方面看问题。就入世而言,从大环境来看,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这是一件大好事。但对企业来说,既可能会有负面影响,也可能有积极的一面,关键看企业如何去做。许多人在抱怨,市场疲软,但是,市场上每天都有新开张的企业,也有出租转让甚至是倒闭的。在我看来,只有疲软的精神、思想、意志,而没有疲软的市场。作为一个企业,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发展位置,整个经营思想要和大环境相符,而且能游刃有余地活动于这种环境中。如果能做得好的话,在求得生存的基础上,是应该有所发展的。
现今,荷兰最大的干花公司已经进入中国,在辽宁沈阳建立了工厂。国外企业参与到国内企业的竞争中来,不仅对我们来说有压力,对整个干花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压力。我们应面对这个现实,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和国际市场接轨。
国外产品进入中国,既是冲击,也是挑战。
记者:近来,我听说干花行业不是很景气,是这样吗?
贾新宪:现在,干花的市场确实不是很好做,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能完全归结于入世的影响。关键在于应及时更新观念。首先,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外的产品进入国内,在我看来是件好事。对自己的产品是有冲击但同时也是挑战。为什么不能在这其中找到生存的空间呢?我不相信外国人能把这个行业做得完美无缺,无可挑剔了。中国干花有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要去做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别人做得好,我也跟着做,等你跟上时,别人已经成规模了,你要想挤进去就会很难。世界上干花种类很多,大多是整枝花,如玫瑰花等,缺少手工干花,尤其是插花中常用到的用做焦点花的大花型的花材。这恰恰是我们的特长,因此要去开发别人没有的,用我们的优势补充国际干花市场的不足。那么,其他国家的人要想做这方面的生意,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就要找到中国来。美国前几年每年在花卉上的消费额有几个亿,干花占到几千万美元,我们现在出口到美国的干花一年也不过200多万美元,只占到了很小一部分,还有很大的份额等着我们去开发,其次是要抓住机会。我经常和员工们说,我们的企业受到国际上一些事件的影响,如9.11等,今年的发展不如去年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消沉下去。反过来,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反思一下,要找差距。如果企业做得不好,就会弱不禁风,没有抵挡风暴的能力,企业就会走向失败。但是,如果企业做得很好,就应该有抵御一定风暴的能力,不要去抱怨市场的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