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5月,浙江省省长柴松岳在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勇平陪同下考察森禾种业杭州花卉基地。副省长章猛进、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省林业局局长程渭山等随同考察。
浙江花卉业在全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浙江盆景独树一帜,绿化苗木产销两旺,传统花卉栽培历史悠久,现代花卉发展方兴未艾。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花卉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从品种结构、生产规模、企业竞争力到发展理念、产业内涵、层次定位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花卉业已经成为我省农业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全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一优两高”农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亟须大力发展。发展规模经济加速布局区域化受市场需求的拉动,目前全省花卉生产面积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时期。1995 年全省花卉生产面积只有10万亩,到1999 年末就达到了21万亩。截至今年初,全省花木生产面积已经达到了51万亩,预计年底可达80多万亩。其中以观赏苗木生产面积增长的幅度最大。从事花木生产的农民也由1999 年末的12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0万人,这些花农创造了高达40亿元的产值,花卉业真正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朝阳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我省花卉生产面积的新一轮快速增长,不是通过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的,而是有计划、分步骤地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方向纵深发展的结果。近几年,全省花卉生产专业村、专业镇不断涌现,这些专业村镇的种植面积均在千亩以上,多则上万亩,年销售额近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为继续突出地方特色,保住区域优势,我省应该采取有力措施,继续巩固和加强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成果。今后全省鲜切花生产的重点将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等市郊为主,建立、发展鲜切花基地。盆栽花卉则以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台州等为主,在开发传统产品与引进新品种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中、高档次的盆栽花卉基地。观赏苗木以萧山、奉化、北仑、金华、杭州、嵊州等地为主,建立一批地方特色明显的绿化观赏苗木基地。食用、药用花卉仍以桐乡、杭州等地为主。种苗、种球繁育基地将以杭州、舟山、安吉、临安、缙云等地为主。发展龙头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花卉龙头企业下接花农,上连市场,是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者和推广者,其带动和示范作用明显。目前,全省花卉种植面积在3公顷以上的大中型花卉企业已达140多家,其中省林业局、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杭州市蔬科所等单位均建立了花卉基地,先后引进了现代化的栽培设施和新品种、新技术,已成为我省花卉示范基地的窗口。森禾种业、虹越花卉、传化大地等一批实力雄厚大企业迅速崛起,直接提升了浙江花卉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些产品已经开始垄断国内市场。为此,全省各级政府应创造条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继续扶持一批设施水平先进、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上档次的龙头示范企业。其中省级花卉基地的建立起点要高、规模要大,继续完善集引进、科研、生产、开发、培训、推广、经营于一体的产业化体系。各市要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骨干基地,以创品牌为主。各县则应该重点选择培育有特色、有规模、有优势、有活力的新兴企业,开发重点花卉品种,形成一批拳头产品,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发展高新技术推进理念现代化发展现代花卉产业,必须不断吸纳现代科学技术,充实现代发展理念。现在,广大花农及花卉企业已经从重生产轻销售的传统生产观念,逐步向全面重视花卉产业的科研、生产、贮运、销售、市场预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各个环节的方向转变。他们不仅普遍注重市场研究,出现了以销定产、协议生产等经营模式,还十分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注重产、学、研相互合作,协调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一批新型的民营花卉科研机构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森禾省级花卉研发中心、嵊州木兰新品种研究所、金华银杏研究所、金华大自然草坪研究所、温州市红欣园林艺术研究所等,成为全省花卉科技战线极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发展流通产业推进行业信息化浙江花卉市场、浙江花木城等一批龙头流通企业相继投入运行,使浙江在全国观赏苗木流通领域的轴心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加强。它们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主要城市的花卉市场以及各花卉生产区的70多个大小花卉市场一起,搞活了浙江花卉的商品流通。花卉经销专业户不断扩大,仅绍兴漓渚镇就有千余人长年在外经销花卉植物,营销额逾亿元。抓好流通的同时,各级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