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萨斯的过程中,人们开始进一步自觉地思考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才能拥有一个适于生存的环境——
致命病毒多源自动物
公元6世纪,毁灭性的鼠疫首次大流行,疫情持续五六十年,死亡总数近亿人。第二次大流行持续近300年。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860 年,波及60多个国家,死亡千万人以上。鼠疫的真正传染源就是老鼠。
截止到2002年12月,全球共有42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专家说,艾滋病很可能与非洲的土著居民饮食长尾绿猴的血液有关。
1988年1月到3月,由于食用携带甲型肝炎病毒的毛蚶,我国上海市发生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事件。
这次萨斯疫情的源头尚未确定,但专家的实验表明:萨斯病毒很可能来源于动物。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对萨斯病毒进行溯源研究,他们从6只果子狸标本中分离出3株萨斯样病毒,对其中一株病毒进行基因全序列分析显示,萨斯样病毒与人类萨斯病毒有99 %以上的同源性,是人类萨斯病毒的前体。正如一位生物学者所说:人类是自然环境的入侵者,病毒是人体基因的入侵者。生物链的破坏将殃及人类的生存。应当说,萨斯的流行是大自然对人类滥捕狂吃野生动物、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敲响的警钟。
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捕食,一方面可能会感染病毒,甚至酿成大规模的疫情;另一方面野生动物的锐减还将造成生物链的破坏,殃及人类生存的环境。大自然的生物链,是通过从植物到食肉动物之间的食物链来实现的。人类应该成为这个链条上自觉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可惜人类常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任何一个野生动物种群的减少或灭绝,都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当今,由于人们疯狂猎杀,许多野生动物锐减,生物链已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也越来越多,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 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依法管住手和嘴
近日,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立即停止猎捕、出售、收购、运输、进出口野生动物,对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场所实行全面监控。为切断与萨斯传染、扩散有关的一切可能途径,有效防止疫病在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相互传染和蔓延,全国各地立即实行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行为的春雷行动。仅10天,春雷行动就在全国共查处案件9000余起,收缴野生动物93万余只(头),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万余只(头)。
一批专家学者想的更长远。政协委员、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建议要尽早对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修订,扩大野生动物保护范围,并已将相关提案通过政协转交全国人大资源环境委员会。梁先生说,这个修订,不仅是“暂停”,而应当着眼于杜绝。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朱幼麟向全国人大上书建议国家立法禁止捕杀贩卖及食用野生动物。
据悉,由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组建的9人小组已开始起草有关法规草案,该法规不仅将对野生动物的捕杀、销售者加大处罚力度,对食客也要明确惩罚措施。湖北省武汉市工商局下发紧急通知,采取对全市野生动物的经营予以暂时“封杀”的措施。
不要指望一场萨斯就能解决对野生动物的滥猎滥食的野蛮行为,要积极鼓励人人参与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不要只寄希望于人类的自律,最关键的是需要法律的约束。在今后的日子里,要用法管住贪婪的手和嘴。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