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声水起的市场建设大潮中,陈村花卉世界花卉综合批发市场人气火爆先声夺人,究竟——
从2001年“五博会”开始,陈村花卉世界美名远扬,作为永不落幕的花卉博览会,目前已经驻扎了众多花卉界知名企业。不到3年时间,这里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盆花、盆景批发中心之一,有人评价它是“ 中国盆花业价格的晴雨表”。2003年11月20日,陈村花卉世界花卉综合批发市场正式开业,它由陈村镇政府支持,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及茂强花卉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兴建,欣欣向荣的花卉世界又被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市场定位准确
尽管花卉世界已经扩建至第三期,可是仍然有不少企业慕名找到花卉世界,希望进驻。“现有规模远远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怎样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铺位?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继续建市场!”总经理郑志民说。从2002年起,经过多次可行性分析研究,建市场的设想通过了,并且最终被定位为以观叶盆花植物为主,同时吸引部分从事园艺资材、绿化苗木、室内阴生植物等项目经营的企业。这一定位弥补了花卉世界长期以来观叶植物交易较弱的缺陷,与原有的盆花、盆景等经营强项互补,方便了采购商进行一站式采购,会给商户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市场功能齐全
陈村花卉世界花卉综合批发市场位于陈村花卉世界东侧,占地300 亩,分两期开发。目前已经开发的一期共建有150个面积从3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的铺位。整个市场内部由七条大道连成一体,配套有公共绿化、装货区、停车场、巴士站、展览区、自由交易市场等设施。其中1万平方米的多功能区内,将不定期组织产品宣传、推广。花卉世界综合批发市场目前有150家花卉企业,其中80%是原花卉世界以外的,除广东省内企业外,还有福建、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苏、广西、江西、山东及北京等外地企业,同时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外商也在市场内有了立足之地。
企业进驻挤破头
市场成立的消息刚刚透露,就陆续有企业前来报名,僧多粥少的局面,难坏了花卉世界市场部:400余家报名的企业,最终只能按市场定位严格把关,留下150家经营产品与市场定位相符的企业,有基地无卖场、做贸易而非生产为主、实力强资金雄厚等是进驻市场的基本要求。
尽管与月租1600元的普通铺位相比,靠路边特A级铺位的3000元的租金显得有点贵,但仍然有近300家企业竞相争购,一位有幸租到特A 级铺位的老总笑着说,这样的铺位除了客流量大外,也便于把企业的实力展示给客户。对于仅有的28个特A级摊位的分配,市场部更是慎之又慎:除了要满足上面已经提到的几点外,还要求客商从事综合贸易,因为产品单一会导致该产品淡季时铺位闲置。
花卉世界303家企业中,有20%是台商。台商的经营运作本是花卉世界的一大亮点,但在这次招商中,最后入选的台商不到5%。展览部经理张卓云告诉记者,虽然台商资金雄厚实力大,但是由于他们主打品种单一、用地量大,而市场定位在窗口式的中、小型批发,旨在吸引多样消费群体,所以也没有过多选择。
与寥寥无几的台商相比,38户获得摊位的浙江花卉企业在市场中形成了一个“浙江村”,他们带来的茶花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花木很受广东客户欢迎,除此之外,“浙江村”的勤奋和他们上世纪90年代初对中国花卉业流通的贡献,也受到市场部的尊敬。
什么吸引了他们
他们为什么选择这里?佛山市正在修的环路将经过花卉世界,道路开通后,市场交通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番禺化龙镇是全国较早能够大规模、高品质生产观叶植物的基地,距离陈村很近,有地缘优势 ……
再来听听进驻企业的说法,英国园艺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瑞纳先生说:“我从7年前就开始关注中国各地的市场,了解花卉世界的所有情况,很多国际性的公司都汇集于此,这儿是中国的花卉交易中心! ”瑞纳先生将把优秀的澳洲阴生植物引入中国,同时把中国盆景出口到国外。
浙江村在进驻后短短的十几天里,以其对路的品种、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已经赢得了价值近200万的订单。一家商铺的负责人掩饰不住喜悦之情:“我们的不少老乡都迁来这个市场了,这里交通便利,而且更专业、更规范!”
金天地园艺公司的老板来自北京,他对记者说:“以前我从北京进货都来这,这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批发市场,传统、人才、技术、管理、人缘地缘优势、营销网络样样齐备,现在有机会进驻,租金又便宜,当然要在这里设窗口。”
在花卉世界,也许平时看不到川流不息的采购者,企业门前也并非门庭若市,但只要留意就会发现,路上有不时驶过满载花木的卡车,还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