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佛手有近千年的种植历史,素有“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的美称,雅称“金佛手”。
金佛手果形奇特多变,酷似观音手指,色泽金黄艳丽,不但具有独特的观赏、药用、人文等价值,其谐音“福寿”给人一种吉祥之感,被称为“吉祥之果”、“福寿之星”。
佛手在金华作为商品生产已有37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农民致富、农业创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有过辉煌,也历经低谷,更在不断地求新求变,金华佛手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
发展大起大落
1997年,浙江金华各级政府把金佛手作为农业产业化和效益农业的重头戏来抓,在人、财、物等多方面给主产区予以扶持。
1998年和1999年,金华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金华佛手节”,从而推动了金华佛手产业的快速发展。1998年,“赤松牌”佛手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结束了金华农业史上无名牌产品的历史。在’99中国农业博览会上,金华佛手被评为金奖产品,金华被命名为“中国佛手之乡”,赤松乡山口村被评为全国百强“农业精品村”。
2000年,金华佛手主产区的赤松乡种植面积从1997年的667亩发展到3000余亩,其中投产1700多亩,年产佛手鲜果2726.7吨。这年冬天严重低温,全国其他佛手主产区冻害严重,造成产品奇缺,加上金华佛手品质好,一时间各地客商云集金华,每公斤佛手鲜果收购价高达48至50元,一盆三四年生的佛手盆景价格100至120元,甚至更高。1亩佛手的经济收入超过50多亩双季稻的经济收入,高产佛手园可抵得上100余亩双季稻的经济收入。金佛手主产区赤松乡仅佛手一项年收入高达3000多万元,占全乡种植业收入的80%多。一幢幢“佛手小洋楼”拔地而起,广大农民笑逐颜开。
在市场带动、企业拉动和政府推动下,2001年,金华佛手迅速发展到5000余亩(包括1000余亩柑橘嫁接佛手),投产面积2500余亩,产鲜果3700多吨,创多项历史最高记录。可到了秋天金佛手产销旺季,广大果农翘首盼望的各地客商不来了,中外合资的佛手饮料厂倒闭了,佛手酒厂也停产了。各级政府虽然也做了许多引导工作,但终因产远大于销,导致价格暴跌。
2002年,佛手价格更是一落千丈,鲜果价格几乎与番芋同价,果农欲哭无泪。到了冬季,许多果农无心管理,任其自生自灭。2003年春季,许多佛手园一派荒芜景象。尔后又遇上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不少盆栽佛手因缺水而枯死。目前,金华佛手面积已不足千亩,且长势也不能尽如人意。
制约因素有三
是什么原因让金华佛手如此大起大落呢?
一、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金华佛手虽然注册了“赤松”、“金赤”等众多商标,但申请“金华佛手”原产地保护工作却迟迟未引起人们的重视。金华佛手苗和栽培技术传到全国各地后,有的地方生产的佛手在产量和色泽上很接近金佛手,并且在销售时打出了“金华佛手”招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佛手的市场份额。因此,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农民的商标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帮助农民解决在申请注册中遇到的困难,对农民研发新产品给予鼓励和支持。
二、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目前,金佛手栽培还是以传统栽培方式为主,采用地栽产果,用红砂土作栽培介质,瓦盆作栽培容器,由于技术含量低,不仅产量小,生产周期也长,一般要三四年以上,而且株型庞大,笨重,观赏效果不佳。1997年以来,当地有关部门先后推广了以喷施激素为主的保花保果技术,推行了矮化栽培技术,普及了地栽技术、先进管理技术和病虫害综防技术,使金佛手产量大幅度提高。但佛手作为盆景销售,传统栽培方法始终摆脱不了笨重、长途贮运难等弊端。因此,如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尤其在“轻便型、易包装、好贮运”上下功夫成为当务之急。
三、小农经济模式制约了金华佛手的销量。目前,金佛手主产区还是停留在以自产自销为主的发展模式上,没有通过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产品一致性差,商品性差,销售靠“马路市场”提篮小卖,还没有摆脱“一哄而上,一齐而下”的困境。因此,要扭转这种局面,最好的办法是组建各种佛手专业合作社,或成立佛手股份有限公司,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同时,充分利用金佛手独特的观赏、药用和人文价值,加强宣传力度,扩大销售渠道和销售面。
获原产地保护
2003年7月,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经金华市锦林佛手开发有限公司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金华佛手获得了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原产地保护标记”证书,从而也获得了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金华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比较适合佛手种植,佛手在金华生长态势良好,造就了这个地方特色产品。金华市锦林佛手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总经理张锦林从1996年起开始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