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景观,尤其是水质好坏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也直接影响着西湖风景区的景观质量。近二十年来政府投入了巨资对已富营养化的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西湖水质较治理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要根治西湖的污染,我认为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系统地研究西湖水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过程,着眼于建立一个良好的西湖水生态系统,用生态治理的方法恢复西湖生态的本来面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湖水质恶化,提升西湖自然景观。
生态治理是从根本上治理西湖的正确方法
据明《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西湖"湖中蕴藻,苹荇诸水草,牵风演漾,弥蔓不绝......"滨湖多植莲藕、菱芰、茭芡之属。湖岸边多长葑草为主的湿生植物群落。是一个生态系统良好的自然湖泊,生态学上称之为"草湖"。"(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湖还是水草丛生,行舟很少,水清风底,1955年据研究西湖水体中藻类很少,水质很瘦,西湖水体并没有富营养化。""1958年西湖水变红,简直成为'红湖'......只是粗浅地认为疏浚以后,底泥中营养物质大量释放,湖中原有水生动、植物被清除,西湖水体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引起藻类恶性繁殖所致......自此之后西湖水一直呈现绿色。1967年西湖透明度为40厘米,水体总氮3.505毫克/升,总磷高达0.575毫克/升。西湖被公认为富营养化湖泊。"(引自《西湖风景园林》)从历史可见,到了1967年西湖已经公认为富营养化湖泊,生态学上称之为"藻湖"。20世纪90年代政府对西湖治理投入了重金,引钱塘江水,对西湖进行疏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治理西湖的理论指导,要使西湖由"藻湖"变成"草湖",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因此,提高西湖自身净化能力,逐步地增强西湖自身抵抗外来污染的能力,重建和恢复西湖良性生态系统,才是根本出路。
葑草是西湖水生生态系中的优势种群
粗浅地研究西湖水体的生态系统,我们发现,作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植物系统中,古时候称之为葑草的这一类植物与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成了自唐白居易到宋苏东坡再到明杨孟瑛历代西湖疏浚的主要对象。葑草是西湖淤积的"罪魁祸首"。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葑草这一类植物为什么老是除了生,生了又除,个中原因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知的,即葑草是西湖水生植物系统的优势种群,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尤其是像葑草这一类优势植物种群,其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葑草的独特作用
水生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分为以下几类,即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藻类和微生物。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各有其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其中湿生植物生长于水陆交界的湿地中(狭义的湿地也是城市绿地中最需要的湿地种类),在西湖中,古时候的葑草即是;挺水植物如荷花、睡莲,着根于底泥挺出于水面生长;沉水植物沉于水中或湖底生长,其生长需要一定阳光,在富营养化的湖底,因光照不足而不能生长或生长极差;浮水植物,如萍、水葫芦等,在水面漂浮生长;藻类和微物生长于水中悬浮其间。从净化水质方面看:挺水植物,主要吸收底肥中的营养,于净化水质作用较为间接,若其枯叶任自然腐烂,有重复污染的过程。沉水植物也是以吸收底泥营养为主,其主要功能是鱼类的食物。浮水植物如萍、水葫芦、水花生草等,浮于水面对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作用很大,但此类植物随风飘流,清除较难,若人工除不尽,冬季枯烂后又有二次污染的过程。种植在水岸的湿生植物,它们的根系有一部分生长于泥中,另一部分生长于水中,有的能随地下茎向水中漂浮移动,有的枯后也有二次污染的过程,其种类较多功能也各不一样。
如果有一种植物它既能富集水中的有机氮和有机磷以及其他矿物质,又能在自然状态下不二次污染水质,这种种类能净化水质,也可以使西湖逐渐由"藻湖"向"草湖"转化。如果要找这样的植物,那么我说"非葑草莫若"。葑草这是一类水土植物的总称。古人形象地把能封水面的草称为葑草,茭草即是其中一种。古书上记载这是一类多年生湿生植物,生长于湿地,并能由茎蔓逐渐地向水中延伸,地上部分枯后不烂。待新枝长出,枯枝与根蔓及水中有机物结合成葑土块,着根于水岸并漂浮于水面,古人曾用此在水面种植水稻---"葑田种稻"。葑土块不断地富集水中营养,并越结越大,再后把湖给封住。古代西湖疏浚就是除葑土的过程,用葑土堆成堤岛等。葑草是西湖的破坏者,葑草又是西湖的再生者,这也是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物都具有的双重性。恢复良性的西湖生态系统,首先应广植葑草,把葑草引回西湖。葑草作为西湖水体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其群落建成后,可大量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尤其是有机氮和有机磷,逐渐使水质变清,有害藻类得到生物控制,水底的沉水植物才有生长的条件。水底植物系统重建为鱼类提供了自然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