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环境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我加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以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和中国花卉协会两家单位的名义申请加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1994年10月3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第46届理事会正式接纳我国为第27个会员国。中国同时获得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资格。我国加入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是为了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在园艺领域取得的成就,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快、更好地发展花卉产业。
开展国花评选活动
1994年12月23日,历时10个月的国花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全国国花评选办公室将群众推选出的“牡丹为中国国花,兰花、荷花、菊花、梅花为我国的四季名花”评选结果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待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国花、国树、国鸟活动,对于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普及生态知识、促进绿色事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激发了全民的爱国热情,也促进了花卉产业的发展。
园林企业实行资质管理
1995年,建设部开始对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实行资质审查发证管理,并且制定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和《城市园林绿化资质标准》。到目前为止,全国已获得资质认可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达 1.5万多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73家,二级企业2000余家,三级企业上万家。实行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加强园林行业管理,规范园林绿化施工行为,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整体水平,提高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竞争力,深化园林行业改革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首届全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召开
1996年7月22日至27日,由中国花卉报社主办的首届全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家企业汇聚一堂,相互交流和学习。信息交流会为全国及世界园林花木科研、生产、经营者架起一座信息桥梁,让参会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推动了花卉业的发展。此后,全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每年一届,成为业界的品牌会议之一。
我获得梅品种国际登录权威
1998年11月,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教授及其领导的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被国际园艺学会命名与登录委员会及国际园艺学会执行委员会与理事会授权为梅花及果梅的国际植物(品种)登录权威。这是我国首次获此殊荣。国际植物(品种)登录权威负责在世界范围内对某一类或种的植物品种进行名称的核准和认定。获得认定的品种可以在全世界合法地自由流通。
我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秘书处的正式通知,我国于 1999年4月23日成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第 39个成员国。据此,我国培育出的植物新品种可以到其他成员国申请保护,其他成员国也可以在我国公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范围内向我国申请新品种保护权。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后,我国加大了新品种保护的宣传和执行力度。育种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不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花卉生产和科研水平,也为我国花卉业与国际接轨打开了一条通路。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成功举办
199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主题为“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 ’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举办,这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的大型世界园艺博览会,也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园艺盛会。 9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加了这次盛会,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台湾民间组织也参加了展览。会展期间,940多万人次入园参观游览。’99世博会后,昆明世博园成为第一个永久性的世博展园。这次盛会不但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园艺产业的发展,也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首批“中国花木之乡”诞生
2000年6月,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联合公布了首批59个“中国花木之乡”。其中,对已形成特色的地区还分别冠以了“中国牡丹之乡”、“中国菊花之乡”等名称。“中国花木之乡”的命名扩大了当地花木业的知名度,增强了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户发展花木生产的信心和后劲,也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