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师傅开着水车沿街走走停停,另有几个绿化工人急急忙忙地拖着皮管子一棵棵为行道树浇水,这就是大多数城市见惯了的行道树浇水场景。北京市朝阳区绿化二队队长郝宝刚告诉记者,这种方式不仅影响交通,而且车、油、人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为解决这个难题,他进行了多年的考察比较,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案,那就是涌泉灌。
涌泉灌是微灌形式的一种,属小管出流灌溉方式,其基本原理与滴灌等其他微灌方式大体相同,技术相对简单。涌泉灌系统主要是机压固定管道式系统,由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小管出流器组成。各级管道均使用塑料管埋于土壤耕作层以下,最末级微管直径为4毫米,一头接地下涌流器,另一头露出地表,灌溉时以射流状出流。其管网主要使用普通的塑料PVC管及PE管。涌泉灌以细流局部湿润树体附近土壤,特别适用于透水性大、保墒能力差的砂性土壤。
在农业节水方面,涌泉灌是近年被大力推广的新型灌溉技术,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四个明显优点。一是采用了大口径大流量的灌水器,解决了滴灌系统灌水器易于堵塞的难题;二是采用了小管出流灌水系统,只湿润树木根系活动层的土壤,节水效果好;三是由于管道口径相对较大,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工作压力较低,节能效果显著;四是对各地形、土壤的树木及大田作物均可适用。
去年,朝阳区绿化二队对北四环的行道树浇灌尝试采用了涌泉灌系统。队长郝宝刚告诉记者,使用效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管理方便,一个工人就能解决问题。他介绍说,涌泉灌关键是管网的铺设。如果资金允许,他将在更多路段采用这一省工、省力、省成本的系统。郝宝刚还提到了这一系统的另一好处,那就是这一系统除微管露出地面外,其余全部埋入地下,解决了地表滴灌明管敷设、易丢失、易破坏、难管理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