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景观水污染治理,北京动物园可算得上是经验丰富。动物园内约6公顷的水面,是北京西北地区的一块重要湿地。但动物园内饲养的大量水禽每天需要很多饲料喂养,残留的饲料和鸟粪、游人投喂的食物增加了景观水的富营养程度,因此公园景观水污染处理问题就比较复杂。记者在公园采访时看到部分河水仍较混浊,水禽湖很多地方漂浮着蓝绿藻、片状藻华和树叶,而游人还在向水禽投喂食物。 据动物园基建科工作人员杨术平介绍,公园的水主要来自长河,20世纪90年代以前,靠定期换水还能保持良好的水质,但由于90年代河道改造和不再向下游排水等原因,园内只能进水,不能排水,加上长河水污染日趋加重,这些因素使得动物园水质不断恶化。90年代后期,公园水禽湖多次爆发水华,严重影响了园内景观。 面对这些问题,公园管理方也表示很无奈。杨术平说,动物园曾经采取过20多种方法治理水污染,包括向水面上撒播光合菌以分解水藻,向水中充氧,种植睡莲、水葫芦以吸收水中营养物质等,但这些措施的效果都很有限,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去年动物园在景观湖内安装了40多台推流曝气机,这一方法增强了水的流动性,起到相对较好的治污效果,但还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今年5月份,动物园采用武汉和深圳两家公司共同研发的人造生物膜加微孔曝气污水治理新技术,在猩猩馆隔离沟内分隔出大概100平方米的水面进行试验。据现场试验负责人廖国新介绍,使用新方法一个月,试验区的水质就已经出现明显好转。记者看到,从试验水域取出的样本水水质透亮,悬浮物很少。 杨术平表示,明年该方法有望在更大面积的水域进行推广,但由于动物园的情况太过特殊,最终使用效果如何还很难预测。 链接:人造生物膜是一种上浮式新型生物膜,上面固定高密度多种有益活菌,使膜片由外及里形成理想的“好氧、兼氧、厌氧”微环境。使用的活菌种类根据投放前的水质检验结果而定。活菌依据各自的功能消耗水中的氨、氮、磷及有机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具有高密度性,相当于自然界几十,甚至上百倍的自然生态降解系统,在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大大加强了系统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和效率。使用时,条状生物膜一边固定在水底,其余部分依靠浮力浮在水中。使用面积要根据水污染程度而定,动物园试验区每5平方米水面大约使用1平方米生物膜。 微孔曝气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微孔曝气软管表面一周都有气孔,在水中产生微小气泡,气泡上升速度慢,布气均匀,氧利用率极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造生物膜的治污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