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屠豫钦研究员,近日在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高层论坛会上公布的一组调查数字发人深思。国内农药喷洒使用的器械,90%是工农-16类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每公顷农田施药液量为375至1500升,果树和其他高大作物更远高于此。这种喷雾器所产生的雾滴极易在叶面聚集并滚落或流失,这就造成约70%左右的药液损失,有效率一般只有30%左右。再加上喷雾器操作上的不规范,药液损失高于80%。从技术经济效益和环境安全问题等方面考虑,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主要的农药施药器械还将以便携式小型手动喷洒器械为主。因此必须尽快淘汰传统的大水量粗雾喷洒器械在农业上的使用,对老式传统喷雾器进行更新换代是必然的选择。 “土办法”喷洒农药危害大屠豫钦认为,目前农村多年来一直采用的喷雨法、水枪法及毒土法等一些“土办法”喷施农药,不但会造成农药的浪费,还会引起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 据屠豫钦介绍,喷雨法就是将喷雾器摘去喷管和喷头,药水从开关处直接喷出。这样粗的药水柱极易直接落地,农药损失浪费极大。水枪法主要是人们手持自行制作的一种简单的手持水枪喷药,喷出的药柱更粗。现在某些地区销售的此类喷洒工具结构简单粗糙,个别地方甚至还有人用洒水壶直接浇洒药液。而进行手撒后,造成农药作物上的附着性极差,损失浪费农药和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可想而知。 施药器械需因地制宜屠豫钦认为,目前中国农村农药施药器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由于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体制产生的问题。目前中国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个体自耕农户,在今后相当长的阶段内仍将以小型便携式施药器械为主要手段。 在山区、旱塬及高原、丘陵地区的施药问题非常复杂,施药的难度远大于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用水的问题更大。因此耗水量大的施药方法很难被这些地区的农民接受。在这些地区采取大水量喷洒必然会发生用水困难和劳动强度过大等问题。采取常规意义上的机械化农药喷洒作业也是不现实。 二是由于农药的喷洒习惯所产生的问题。 发达国家采用静电喷雾法。国内多数人认为,必须喷洒到作物上发生药液滴沿现象才表明已经把植株“喷透”。但是早有研究查明,由于植物叶片之间的屏蔽效应,大水量粗雾喷洒法根本不可能把植株整株喷透。 三是喷雾作业的田间实施方法问题。 在手动喷洒情况下,操作人员必须控制好步行速度、行走方式、药雾的喷洒幅度和药液的流速,才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施药液量并做到喷洒基本均匀。这些全有赖于操作人员的自觉掌控。因此,有必要不断加强对施药人员的技术培训。传统喷雾器更新换代是必然选择 目前,必须尽快淘汰传统的大水量粗雾喷洒器械。要提高农民的施药水平,从施药器械的基本性能方面进行革命性的改造,用气力式雾化的微量弥雾器取代液力式雾化的手动喷雾器,对老式喷雾器进行更新换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