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729至749年,佛教从中国传至日本,佛像前供花的风俗也传到日本。到十二世纪,日本平安朝时代,插花逐渐摆脱了佛教的色彩,从佛前供花演变成供人们欣赏的了,成为一种艺术,在当时的上层社会非常流行。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初,日本足利义满将军执政时,出现了专门从事插花的花道家,对花的选择、形状、插法以及花瓶、花盘的搭配等都定出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熏风流、东山流、石川流等一千几百个流派。 日本的插花追求三才(天、地、人)调和。每一盆插花均由天、地、人三个主要花枝组成。三个花枝中最高的一枝象征天,最低的象征地,中间的象征人。再根据三个主枝的形状,可分为直态、斜态、横态、垂态等。 现代许多日本妇女,不仅在学校里学习插花艺术(花道),而且还参加某个流派,拜花道家为师,参加各种花道的活动。 近期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中日民间插花艺术的池坊圣流,是日本最古老的池坊流的支流。池坊流现为日本三大流派之一。池坊圣流在日本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他们的插花力求表现大自然的特点,选材有树枝、花、木头、布、纸等。大体有立华(即立插的花,为供奉在佛前用)、生花(即一种格调高雅的插花,要反映出草木自然生长之态)、自由花(完全依作者自己的意图去构思)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