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无糖组培技术的研究
研究人:吴丽芳(副研究员)
成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花卉研究所从2003 年开始了“无糖组培技术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使种苗的过渡成活率提高17%,种苗优质率达到90%以上,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该项研究广泛应用于球根类花卉及其他植物组培快繁,对改变我国球根花卉生产的落后现状有重大意义。
该课题研究人员吴丽芳介绍,无糖组培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大学园艺学部环境调节工学研究室的古在丰树教授,为解决园艺植物组培快繁生产中常出现的黄化、变异、生根差、污染率高等问题,将大田温室建设中环境控制的原理,引入到组培室改造应用中,首次提出了无糖培养微繁殖和闭锁式种苗生产的理念。之后经过许多研究者开展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此项成果成为世界领先的先进技术,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生产中,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据了解,常规组培技术与无糖组培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在常规组织培养中,植物靠培养基中的糖作为碳源加上人工光照,进行异养和自养混合型生长。由于培养基中糖的存在,极易引起微生物污染,最终导致植株生长纤弱、缓慢,甚至畸形或变异,死亡率增高。而无糖培养将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无糖培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二氧化碳代替糖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碳源,这是与常规组培的根本差异之处。
市场前景:一是降低种球的进口成本,进口一个马蹄莲种球约20元,而自繁种球只需要4元左右;二是降低种球的发病率,将发病率控制在10%以内。据吴丽芳介绍,目前,在云南由于土壤连作现象严重,马蹄莲细菌软腐病非常普遍,云南80%的马蹄莲都同程度地受到了病害的感染,严重影响了马蹄莲切花和种球的发展。无糖组培技术的研究,将使马蹄莲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