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企业和花农生产的鲜花流经初级批发市场后,往往被贸易商重新分级和包装,并贴上了自己的品牌,导致云南花卉难以贯穿整个产业链,成为更多消费者熟知的品牌。鉴于此,打造世界性的“云花”品牌需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增加产品附加值和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溢价能力,同时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实现花农、生产商和贸易商的利益捆绑,共同将“云花”远销至世界各国,以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的转变。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新品研发成效初显
2006年初,由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自繁的我国第一个大众切花月季新品种‘冰清’正式上市销售,其切花产品已出口至日本、韩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到目前为止该品种切花出口量已达四五十万支。云南已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的大众鲜切花品种有15个。2006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展示会上,云南展出的花卉新品种得到了广泛关注。另外,据统计,云南省还有25个左右的新品种正在申请受理当中,全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鲜切花新品种今年有望突破20个,新品种种植面积也将明显增加。
1998年至2005年,云南省先后制定发布并实施了《
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保护条例》等法规,成立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制定并实施了对交纳花卉专利许可费的企业给予补助的政策,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云南省知识产权局等单位还一起倡导成立了“云南省知识产权保护联盟”。2006年,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康乃馨出口实行“专利许可证制度(EAC)”,种苗代理商积极与生产者签订种苗禁繁协议,严格履行知识产权保护义务。此外,鲁荣华、郑继兰等部分花农也开始向国外育种者支付专利费,合法引进新优花卉品种,以提升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云南省花卉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新品研发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与荷兰等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外企业,特别是育种商对我们仍存戒备之心,不愿在中国大面积推广国际上流行、市场前景好的品种。然而中国生产者所需的品种90%以上要依靠国外供给,这使得我国花卉企业处于十分被动和尴尬的局面。面临这种局面,近年来我国花卉企业、科研机构和有关政府管理部门,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了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的培育工作,但仍缺乏完善和系统的科技支撑体系,且资金投入薄弱,难以加快花卉新品种的研发步伐。
本报与云南花产联合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