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和效益的稳步增长,日本花卉也迅速发展,1993年花卉产值比70年代末增长了4倍。花卉在日本的整个园艺业中也不容忽视,以鲜花为例,1991年切花就占园艺产值的46.4%。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消费国之一。1993年平均每个家庭鲜花消费额达129美元,并有继续增长之势。主要是用于家庭的传统插花〈一般家庭每年花费83美元)和宾馆、饭店等装饰,以及生日、婚礼、宴会等各种活动。 近几年来进口切花猛增,1993年进口总额已达1·88亿美元,占切花总供给的6%,比92年进口增长了126%。 大量的玫瑰、百合、小苍兰、郁金香主要来自荷兰,占日本总进口额的三分之一,与1992年相比增长193%;兰花来自泰国和新加坡,占总进口额的24%,比1992年上升120%左右;从台湾进口的主要是菊花,比1992年多进86%;从澳大利亚和美国引进的安祖花和各种切叶,占进口额的10%。另外,日本从我国进口的切叶类达400万美元,列美国后居第二位,在日本的各进口国中增长速度最快。 受进口切花冲击和流通环节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经营方式面临挑战。种植者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日本政府也借助现代化手段,改革市场体系,促进花卉上一新台阶。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一、抓花卉流通环节,建立健全现代化全国市场体系。 1993年,日本全国总共有325个花卉批发市场,比1992年减少了23个。其中属于中央的市场有18个,其他为地方市场。全国有25940个零售点,花卉产品主要从拍卖市场和买卖中间商进货,通过包装等处理后,再销售给顾客。 由于大小不齐的批发市场过于浮滥,规模小,中间环节多,致使花卉价格上涨,既不易管理亦不符经济效益,因此,建立现代化的全国市场体系势在必行。 以东京都为例,已将原有32个市场整理后,改建为5处现代化大型中央花卉批发市场,为防止垄断,特别规定必须由合并后的两家新公司进场经营。至目前,北足立、大田、板桥、葛西等4处市场已相继开业,世田谷中央市场将于1997年建立。届时,这5个市场将囊括东京都花卉交易额的80%以上,1993年已初见成效。另外,大孤、冈谷等大中城市也在改革之中,一个现代化的全国花卉流通体系将拭目以待。 二、扩大温室化栽培,提高花卉产量和质量。 温室化生产是日本花卉业的一个重要特征,1993年温室生产面积已达2.05万公顷,占整个花卉总面积的一半左右。由于温室生产鲜花质量好、产量高、能达到周年供应,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减少花卉的进口等都起到积极作用。 日本1993年生产切花的温室面积达181u0公顷,年产量53.6亿支,其中:产量位于前十名的切花分别是菊花、香石竹、月季、百合、勿忘我、满天星、桔梗、龙胆草、非洲菊、郁金香。另外,切叶类为4.76亿枝(支),约占温室生产量的9%。 三、调整盆栽产品结构,促进中小型系列化盆花生产。 1993年,日本生产盆栽的温室面积达1730公顷,产量为2.23亿盆。仙客来是小规模温室生产者的主要产品,其次为兰花、报春花和秋海棠等。日本人购卖这种品种的目的,主要作为赠送礼品和陈列室的展品之用。 随着生产结构的调整,日本盆栽的发展潜力巨大。目前的主要任务:一是促进年青人的花卉消费;二是加强大中城市室内外的美化与绿化。鉴于以上因素,种植者应把培育植株高、价格贵的品种,转向生产成本低的中小型系列化盆花生产。同时,抓住销售旺季,促使产品推向市场。 据了解,每年的3至5月、10到11月期间以及12月的圣诞节,是盆花的销售旺季,价格也较高,一盆规格为15至20厘米的仙客来,零售价可达30至50美元。 四、加强新品种培育,积极推进家庭绿化和美化。 由于大吸与东京等大城市冬季气候温和,春秋两季生产的苗木在冬天也可大量使用。但6月份天气炎热、潮湿而多雨,对易产生病害的矮牵牛、海棠等的销售影响较大。所以,一些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如扶桑、太阳花、长春蔓等抗病品种相继问世,为周年供应创造了条件。 观赏性苗木的用途从公共绿化,到家庭周围的美化,消耗量巨大。对苗木的需求除受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外,还得益于近年来各种园艺活动的宣传,如1990年和今年举行的花卉博览会,都吸引了无数的园艺爱好者,对日益兴起的家庭美化,进行科学化的养护和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经营推出新招--"商标产品"零售将被推广 "商标产品"的销售方式是1989年引进日本的,主要是将销售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