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应荷兰国际球根花卉中心(InternationaalBloembollenCentrum,简称IBC)的邀请,记者前往荷兰参加了为期3天的球根花卉专项考察。
此次活动是该中心为促进荷兰球根花卉产业的发展,提高荷兰球根花卉在各国的知名度,专门为世界各地观赏园艺专业媒体采编人员举办的活动。本报及《中国绿色时报》和我国台湾省的《台湾花卉园艺》杂志、美国的《国际花卉产业(FloraCultureInternation-al)》杂志、荷兰的《花卉技术(FlowerTECH)》杂志、印度的《今日花卉业(Floricul-tureToday)》、日本的《农耕与园艺》杂志和《花卉园艺新闻》报均派员参加了这次活动。
在短短的3天中,国际球根花卉中心的技术顾问布斯曼(J.C.M.Buschman)先生带领大家参观了球根花卉企业和研究机构和球根花卉展览,让不同肤色的花卉业"老记"们,从不同的侧面认识了荷兰球根花卉产业。
布斯曼先生多次到过中国,不少中国的球根花卉种植者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布",布斯曼先生本人也很喜欢这个称呼。在本文中,记者也将沿用这个称呼。
从今天起,我将与读者一起分享在荷兰球根花卉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此次活动参观的第一家种植户位于Noord-wijk。下了车,我们进入了一间农舍,顿时一股刺鼻的,类似农药的气味让人感到,的确是到了真正的荷兰乡村。主人Knijnenburg夫妇出来迎接了我们这群异乡来客。在这里,我们参观的主要内容是风信子切花的促成水培。
尽管《花卉技术》杂志的Armstrong女士和老布都是荷兰人,但为了与大家交流,他们平时和大家都说英语。可是到了这儿,老布突然与主人说起了荷兰语。怎么,有什么不想让我们知道的吗?正感到有些疑惑,老布带着荷兰口音的英语又在我们耳边响了起来。原来主人不习惯说英语,需要老布为我们做翻译。看来,单单会些英语就跑出来闯世界,还是有颇多障碍的,在记者后来的旅行中,对这一点的感触愈发深刻。
这家种植户的生产设施十分简单,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陋,与记者印象中的现代化生产设施大相径庭。在农舍的里面是两间黑乎乎的冷库,用于风信子种球的生根、贮藏和生产出来风信子切花的暂存。里面是水培风信子的温室,门是用厚塑料布和木头制成的,温室里面为了保温也在玻璃的里面又加了一层塑料布,显得不但简陋,且有些乱糟糟的。
主人介绍说,风信子种球每年5月底到6月初收获,从这时起,就要开始为圣诞节期间风信子切花的进行准备了。风信子种球要依次在30℃、25℃、23℃、14℃等温度条件下经过不同时间的贮藏。到了8月底开始种植。一般来说,若是用泥炭栽培,需要再经过13周的9℃处理,而用水培则只需9周的9℃处理。此后,便根据需要分批种植这些风信子种球,由这些种球生产出的风信子切花可以从12月底一直供应到来年的3月。当然,以上的处理手段只是个大致,具体的处理手段和种植时间还要据品种和计划的产花时间而异。
Knijnenburg先生向我们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法国的风信子种球收获时间比荷兰要早,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售价,他每年都购买法国种球来进行促成栽培,以便让风信子切花更早上市。事实上,他的风信子切花常常是每年最早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