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出版的市场分析报告---《德国花卉、观赏植物及苗圃产品销售渠道》显示,在德国的园艺产品销售中,专业性零售商依然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零售销售额中近90%的切花、切叶及76%的盆花通过专业零售商到达最终用户手中。设在波恩的德国市场情报中心ZMP(ZentraleMarkt-undPreis-berichtsstelle)和德国农业市场营销中心CMA(CentraleMarketingge-sellschaftderdeutschenAgrawirtschaft)参与了该研究。
该报告称,德国人每年用于切花、盆花、灌木以及果树和观赏树木的平均支出为大约100欧元,其中41欧元用于购买盆花,39欧元用于购买切花。对盆花的需求在最近10年中较切花的需求增长强劲。仅花坛和阳台植物的消费在最近两年中就增长了4%至8%,盆花消费近3年增长了3%到5%。用于果树和观赏树木的支出也有增长,目前平均每人每年支出为大约16欧元,1980年为8欧元。灌木的消费也存在着增长潜力,目前平均每人每年在灌木方面的消费额为4欧元。
切花和盆花据该报告估计,德国切花和盆花的年零售额大约为66亿欧元,该数字包括私人消费以及机构和企业消费。在切花零售中,专业零售商的销售额占90%:其中花店的销售额占70%,零售苗圃占10%,集市和街头零售占8%。杂货店类(以食品零售店为主)的销售额仅占8%。通过杂货店销售的盆花比例较高:其销售额占20%,其中食品零售店占13%,五金市场占7%。盆花零售中,专业零售商占有重要地位。其盆花销售额占76%。其中最重要的销售渠道是花店,销售额占35%,其次是零售园圃和园艺中心,销售额分别占21%和14%。据估计,私人对切花与盆花需求的比例占大约70%,机构和企业需求占30%。
专业零售商在国产产品的零售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花店、园艺中心和零售园圃,国产品种,尤其是盆花的销售额比重达到55%-68%,明显高于五金市场或食品零售店的约40%。
而切花所占的比重相对要少得多:专业零售商的国产品种销售额平均仅占18%,其中零售园圃国产品种销售比重占36%,明显高于花店的18%和园艺中心的20%。在食品零售店和五金市场,该比重不足5%。阳台和花园植物仍为创利品种阳台和花园植物依然是德国观赏植物栽培企业创造利润的主打品种,其在总销售额中的比重达44%。排在第二位的是开花盆花,比重占22%,其次是切花(19%),绿色植物的比重仅占4%。其他种类,如灌木、盆栽树木及其他观赏树木或服务总共占销售额的11%。
阳台和花园植物是零售园圃最重要的生产品种,其销售比重达到45%,该比重在北方略低,而南方略高。排在阳台和花园植物之后的是切花,比重为22%,其他植物,如花灌木和服务业务共占16%,开花室内植物占12%。
果树和观赏树木报告指出,按零售价格计算,果树和观赏树木市场的销售额为大约12.85亿欧元。用于观赏树木的支出每年以0.5%至1%的速度微幅增长,特别是在西部地区。苗圃(含零售苗圃)是最终消费者最重要的购买渠道,其市场份额占35%,其次为园艺及农业种植业,市场份额占26%。园艺中心和其他专业零售商,如花店、墓地及零售园圃共占22%的份额。杂货店类,如五金市场和食品零售店的市场份额约为16%。
市场份额随消费群体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对私人消费者来说,零售苗圃是购买果树和观赏树木的最重要的采购渠道,其市场份额占33%;其次是杂货零售店,占25%,造园企业和园艺中心以及其他专业零售商各占大约20%。
公共机构对果树和观赏树木需求的一半以上通过苗圃得到满足,其次是通过造园企业(2%)和园艺中心或其他专业零售商(14%)。直接进口占7%。
企业客户主要通过造园企业购买果树和观赏树木(比例占50%),其次是通过园艺中心和其他零售业态(30%),约20%是通过苗圃购买。
灌木自给程度较高据该报告估计,按零售价格计算,德国灌木市场的销售额达大约2.8亿欧元。该领域的自给率较高,达75%。进口的灌木主要来自荷兰,其次来自丹麦和意大利,进口额总共为大约3800万欧元。出口额约为500万欧元,其中一半向荷兰出口,20%向奥地利出口,近15%供应瑞士市场。报告称,据专家估计,在德国出售的灌木中,约75%的价格属于二、三、四类价格。仅有约7%的灌木以最低的一类价格出售。出售的灌木中有6%是较大型灌木。
该报告称,苗圃在果树和观赏树木的各种交易层次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