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荷兰瓦赫宁根植物科学集团(Wageningen Plant Science Group)的克斯塔(Miguel Costa)对月季切穗在生产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他发现,当月季切穗被从母株切下后,仍有光合作用。尽管被切下后切穗的光合作用会立刻大幅度下降,但是不久就会有所恢复,一般切穗的光合速率可恢复到母株的70%。
在切穗被切下后的最初21天中,新生根和芽的重量占鲜重增加总量的70%;另外30%的鲜重增加则来自于茎叶重量的增加。干重增加的55%是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这些干物质主要是切穗被切下后的最初14天累积的。
低光照和低二氧化碳浓度会导致根系生长不良,同时还会影响切穗其他方面的生长以及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根的数量,尤其是根系的干重与切穗最初21天干物质总量的积累呈线形相关。这表明,切穗光合作用的情况对根系的发生和生长存在相关性。同时,试验表明,低光照、低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叶面积的减少都对根系的生长有不良影响,这也说明,光合作用会对切穗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切穗的生长情况取决于生长期间有效光合作用时间的长短。如果切穗生长前11天的光合作用活动减少,会对腋芽和根系的发生造成负面影响。切穗可以有效地对其体内存贮的营养物质进行利用,但是由于所存贮的营养物质十分有限,因而切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