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观赏园艺界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在成都向媒体透露,长期悬而未决的中国国花问题,很可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得到确定,他本人希望梅花和牡丹最终能成为双国花。陈院士是在出席成都第三届梅花节时说这番话的,如果不是牵扯到“国花”问题,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这个地方特征明显没多少热闹可言的节,可一旦和20年悬而未决的国花问题产生联系,事情就大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作为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国旗、国歌、国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这三者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表,能基本满足外界对一个国家的认识。除此之外,其他诸如国宝、国酒、国球之类,只能是对国家形象的一个补充。尽管,这些“国字头”宝贝的存在,不仅能激发国人的自豪感,而且能够帮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本国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但它们的评选却一直是个难题。问题在于,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省份众多、地方风俗各异而且动植物品种最为繁多的国家,很难就一种花卉、树木、鸟类成为国花、国树、国鸟达成一致的意见。拿国花评选来说吧,20年都办不成的事,如果通过设定时间期限,非得在确切的时间、地点定下来,恐怕难以让众人感到皆大欢喜。
读唐代刘禹锡的名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颇感惊艳,很长一段时间便把牡丹当作国花了。我的家乡盛产银杏树,所以当看到有人提议银杏树为国树心中也暗喜。至于国鸟,见不到真正的凤凰,天鹅、白鹤都不错的,要不两选其一吧……可是事情如果真如我们想象的这样简单就好办了。国花等国字头宝贝的评选不只是众口难调的问题,背后实际上还存在着地方利益之争,比如山东的菏泽和河南的洛阳,都有“牡丹之乡”的美称,表面上这两地还在为谁是正宗而争来抢去,如果真是牡丹当选国花,想必两地都乐意,可这样一来,那么多的梅花之乡就难以摆平了。
至于陈俊愉院士的双国花提议和一些人“一拖四”的建议,在国外倒有先例,但还是感觉这样的选择存在矛盾。比如说牡丹和梅花,拿出来都能独当一面,但一个富贵奔放,一个清新俊雅,风格大不相同,如果同以国花的身份出现在同一场合,总会给人以别扭的感觉。“一拖四”的说法就更不靠谱了,那样就不是国花而成花卉展览了。
既然不能众望所归,何不干脆取消评选,凡是生长在咱们国家大地上的花,都是国花,“梅兰竹菊”四君子清新雅致,不能厚此薄彼,按照场合所需,轮流值班,碰上谁是谁。什么时候等到某种花没有争议地被公认为国花了,再给予正式的命名也不迟。中国五千年历史没有国花也过来了,不差这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