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如果出现问题,宏观调控可以解决;社会出现问题,付出一定的政治成本也可以解决;但环境出了问题,是多少年都无法扭转的,那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2月3日举行的“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绿叶》杂志创刊15周年纪念研讨会上的发言,引起与会人士的强烈共鸣。来自文化界、理论界、企业界、新闻界、环保NGO以及高校大学生等社会各界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在此次研讨会上,演讲嘉宾结合各自关注的领域分别发言,精彩诠释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社会各界共同促进环保事业
潘岳指出,当前,中国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与经济的矛盾空前突出。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每年节能4%,减排2%”。结果是,2006年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突发性环境事故,群众环境投诉增加了三成,中央领导对环境问题的批示比上一年增加了52%。环境资源问题已经对建设“和谐社会”构成了严重挑战,环境问题早已超越了专业层次,成为影响经济、制约社会、涉及政治的大问题。
潘岳说,要改变现状,就要建立新制度;要建立新制度,就要有人出来探探路。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重建中华生态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文化的使命。针对社会关注的“第三次环评风暴”,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做出的历史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必然要走的道路。他表示,我们要义无反顾地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推动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和环保事业的最终胜利,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
围绕本次活动主题——“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提供了书面发言。蒋正华指出,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它包涵物质层面、技术层面、机制和制度层面,以及思想观念层面的重大变革,它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形成新型的生态产业。它要求完善社会、政治、科学和文化体制,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正、平等,消灭贫富不均。为了建立起和谐社会,要反对资源侵略和生态殖民,它要求形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建构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既是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又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当前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要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不是环保部门可以单独承担,并能完成的历史重任,它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社会各界全方位的支持,更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国家环保局原局长曲格平在讲话中指出,在我国环境保护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进程中,一靠立法,二靠政府的监督,同时,舆论监督对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特别重要。目前公众的环境意识还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各级领导人的环境意识更要提高。他呼吁,中国的环境正在经历一场绿色的变革,中国的大众传媒应勇敢地担负起环保观念传播的重任。
“人本”理念化解发展矛盾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不再是以产业为本或以资本为本,而是以人为本,只有通过循环经济、有效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就应该强调生态农业、生态建筑和环保农村。在农村,就是以农民为本,以合作社为载体,以生态农业、环保农村为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以城乡良性互动的合作销售方式为农民的有效经济的实现方式,最终实现“三农”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认为,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无疑是致力于化解矛盾的良方。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非常大的突破,是我们国家、民族、社会以及执政党非常重大的发展,这个理念使我们从以一个社会群体为本,以斗争为手段的状态,走到追求和谐,以人的共同利益为整体的发展模式。但是他同时强调,以人为本不能夸大到无限度的地步。他指出,“人本”不是让人自居为自然和万物的中心,而是要让人认识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从中谋取人类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本质利益。在社会体系中,将昔日帝王贵族等特权阶层所独占的人的尊严归于大众,这才是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时强调“人本”的核心理念。
确保环境友好型城镇化进程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在发言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既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进程的必然体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