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的自然意境、低成本的养护管理、高质量的生态效益是现代园林对植物造景的三大要求。在一般植物不易生存的蔽阴地、瘠薄地,种类丰富齐全、外型奇特优美的蕨类植物乃是有效覆盖地面,营造良好人工复层植物群落的上佳选择。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荚果蕨、小贯众等蕨类越来越多地引起园林设计师们的注意。
蕨类植物作为观赏目的栽培和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英国从维多利亚时代开始,就将蕨类植物作为室内的传统摆设,大多数英国儿童对植物知识的了解便是从蕨类植物开始。20世纪初,美国将蕨类植物研究的热点由在温室中大范围种植热带种转变为在户外园林中种植耐寒种,栽培原产地的乡土蕨类逐渐成为欧美园林的一种时尚。
蕨类植物的地栽景观 我国20世纪80年代在华南植物园建立了第一个蕨类植物专类园,杭州植物园的百草园也曾经收集大量蕨类植物,并按照蕨类植物的生态类型,结合水景营造出非常美丽的园林景观。归纳国内外园林设计中蕨类植物的应用方式,可以总结出以下几大方面。
蕨类植物植株高矮相差悬殊,矮者伏地而生,高不盈尺,如卷柏;高者如乔木状,亭亭似华盖,如桫椤类。叶片有草质、纸质、革质、肉质之别,叶形也有匙、箭、圆、针、掌等形,除绿色之外,还有彩叶和花叶的种类,如粉红、玫红、绿白相间等。因此,蕨类植物的地栽种植有很多变化和潜力。
蕨类植物的地栽一般以丛植、群植为主。北方地区目前可以应用的种类主要有蕨、荚果蕨、华北蹄盖蕨和峨眉蕨等,这些落叶性蕨类的拳芽春季钻出地面,郁郁葱葱,是早春一道独特的风景。长江流域可栽植福建莲座蕨、肾蕨、华东蹄盖蕨、红盖鳞毛蕨、两色鳞毛蕨、贯众、井栏边草、复叶耳蕨等及大部分温带种类,如再适当点缀彩叶植物及观花植物,景观效果又会大大提升。热带地区可选用的种类更为丰富,除大量宿根草本蕨类外,在主景区、视线焦点或水景附近,还可孤植、丛植或群植树状蕨,下面配置中型草本蕨类,甚至再结合蕨类地被,形成蕨类植物群落的美丽景观。
蕨类植物的石生景观 自然界中,无论干旱地区还是湿润地区,岩石表面、岩石壁及石缝中都有许多蕨类生长。其中有的生长在密林下的山石上,这里的空气湿度较大,这类石生蕨类一般耐阴喜湿;还有一些生长于向阳、裸露、干燥的岩石上,具有旱生蕨类的特征;有些种类的羽片柄顶端与连接处有关节,干旱时部分或全部羽片脱落,如铁线蕨等。
在园林设计中,根据本地气候状况及园林小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蕨类植物,结合假山石、石墙甚至岩石园等形式,营造岩石景观将会别有情趣。可用的蕨类有铁角蕨、北京铁角蕨、铁线蕨类、石韦、银粉背蕨等。也可以将蕨类植物与草坪、山坡、路边等处的置石相配,即可软化岩石生硬的线条,又能与岩石的质感形成对比,相得益彰。
蕨类植物的附生景观 在温暖、湿润地区或展览温室内,可以将鹿角蕨、槲蕨、巢蕨等附生蕨类悬垂布置,或栽植于朽木、枯枝、树干、木板等上,将根系裸露于空气中以模拟自然界附生蕨类的景观。热带地区将肾蕨等植于棕榈科植物的叶鞘处也是常见的应用方式,或者沿墙做格子架布置附生蕨类,即打破墙面的单调,又可营造丰富的蕨类植物景观。
附生蕨类在无土基质中生长最好,常用树皮、蕨根、木炭等混合,容器用塑料盆、树蕨茎干以及椰壳等。内部铺上苔藓或其他纤维如棕衣等,然后填充通气良好的基质。基质中混合苔藓等保水材料以保持湿度。如果栽植在木板或朽木上,可先将木板或朽木浸透,放少量培养基质与蕨类于其上,再将木板浸于水中,待附生蕨类恢复生长后即可悬挂或布置,以后须定期喷水并浸泡木板及朽木。
蕨类用于沼泽及水景布置 应用湿生、沼生蕨类,构筑湿地景观,是园林设计中一项比较新颖的工作。北方地区虽然水生蕨类较少,但生长季仍可在水面布置槐叶萍和萍,并在池边沼泽地段布置湿生蕨类如木贼、蕨、荚果蕨及紫萁类,形成美丽、独特的景观。为提高水边植物配置的整体性,还可结合其他阴生植物配置。尤其是考虑与大多数为羽状浅裂的蕨类植物叶片形成对照,可以配置一些叶片成块状的种类,南方地区如海芋、
龟背竹、绿萝等,北方如玉簪、紫萼、铃兰、玉竹等。
容器栽培蕨类造景 无论是暖地还是北方的展览温室内,都可以结合容器栽植,展示一些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