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按照寺院的规定,他每天在早上及黄昏时必须撞一次钟,半年下来,感觉非常简单,非常无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一天,寺院住持宣布要将他调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小和尚觉得奇怪,就问主持:“难道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 住持告诉他:“你的钟撞得很响,但钟声空泛、疲软,因为你心中没有理解撞钟的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众生。因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一个人心中无钟,即是无佛;如果不虔诚,怎能担当撞钟之职呢?” 小和尚听后,面有愧色。自后潜心修炼,成为一代名僧。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小和尚没能将钟撞好,被住持换去劈柴挑水,似乎在情理之中。但仔细想一下,小和尚没能撞好钟,除了他本身存在一定的个人因素外,其责任不能由小和尚承担,而应该由寺院主管来承担。 如果小和尚刚入职的时候,寺院主管告诉他撞钟的重要意义,或者在小和尚撞钟的过程中,及时指出小和尚撞钟存在的问题,其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因此,从小和尚撞钟的事件上,反映寺院管理上存在的几个漏洞: 一、对员工缺乏系统岗前培训及操作指导流程:小和尚初入佛门,就被安排从事撞钟之职,至于撞钟的意义及重要性,小和尚不得而知。 小和尚的现象,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同样存在,我们经常可以听见一些主管埋怨新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等等,这就是我们主管没有对员工制订系统的岗前培训及缺乏应有的指导造成的结果。 二、部门主管管理作风简单,缺乏应有的沟通手段:小和尚钟没有撞好,主持在没有进行事先沟通的情况下,就立即调换他去挑水劈柴,这反映了主持的管理作风简单,没有抱着“治病救人”的原则来解决问题,以达到“治本治标”的目的,而是采取了一种逃避责任的办法,简单地换人了事。 这种情况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时常出现,有的主管平时对员工的工作关心较少,一旦员工的工作没按照要求完成,首先不是检讨自己的管理失误,而是将责任全部推给员工,采取简单的岗位换人或类似的做法,最终造成团队管理的效率始终处于低效率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