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专类苗圃越来越多了,少的几十亩,多则数千亩,专做某一种类的苗木,如
樱花、
梅花、水生植物等。这些苗圃对外宣传时也多打出专业化生产的牌子,但实际上很多还只是专类生产,离专业化还有不小的距离。
笔者最近就参观了几家自称专业化的苗圃,并和苗圃管理者进行了座谈。在参观和谈话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的生产管理还比较粗放,在种植密度和整形修剪等环节上都有不小的问题,其管理人员对产品的市场、客户定位也比较模糊。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集中发展了某一类苗木,就会形成规模,就会形成影响,就比小规模的生产者有优势。
确实,规模是优势,但不是决定性的优势。决定苗木能否顺利销售的是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专业化生产之所以为广大专家所推崇,就在于集中种植、管理一类苗木,可以使苗圃能集中力量攻克生产管理中的问题,迅速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因为专一,就还可以在同一树种的产品多样化、系列化上做文章,做分散生产做不到的事情。
专类生产的成功关键是专业化的程度,也就是一个苗圃的专业性。如果在生产技术上、产品质量和结构上与一般苗圃拉不开差距,就凸显不了专类生产的优势,相反还丧失了分散生产“东方不亮西方亮”的优势。专业化是方向,能使生产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但简单粗放的专类生产不是也不能构成苗圃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