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园林”个性
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院院长张建华表示,地处江南水乡的上海具有发展中国园林艺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令人遗憾的是无论公共绿地还是楼盘中的景观工程,都难觅中国园林艺术的踪影。为此,他建议国际大都市的景观建设应该有“个性”,绿地景观的发展应有“母体”。他说,城市是由它的标志和母体组成,上海绿地景观建设的“母体”应该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东方园林艺术”。
公众参与有待加强 上海园林水平的快速发展和国外相比,群众参与度仍然不够。上海资深环保专家孙永林表示,根据调查显示:国外城市在新建公园时,会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上海在这方面还有差距。他同时表示,像纽约等大城市也面临居住条件老化等类似问题,没法建成像延中绿地这样的大规模绿化。
朱祥明说,城市园林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形态,是为公共服务的,“仅靠设计师,没有公众的参与是不够的。”目前仅有个别的公众参与的项目,所以他呼吁应尽早建立起相关行业规定,使公众参与成为每项景观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市民接受百合花用了15年 作为和园林密切相关的行业,本市的
花卉业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和国外相比差距还是很大。上海市花卉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接受百合花就花了至少15年的时间,从生产和消费量方面看,上海花卉业的发展也需要时间。
据了解,2005年本市鲜花的消费量在7亿多枝,近年来每年都以10%左右的幅度上升,但新品种的数量却不多。据报道,荷兰每年推出1000多个花卉新品种,而中国截至目前向有关部门申报的新品种累计不到100个。很多引进的品种由于销量不好,纷纷退出花市。两年前,上海从日本引进的“火炎花”,花型和颜色都很漂亮,春节时卖到80元一枝,比百合花的价钱翻了三四倍,结果少人问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