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8月23日播出“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敬一丹:
您看,这是一本林权证,这林权证是山区里分到山林、山地的农民们盼望已久的。记者在林区看到有一些农户把林权证和结婚证、房产证放到一起,用红布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存放着。那么,这样一本林权证对林农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对林农以后的生活又有什么样影响呢?记者就此走访了全国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省份福建和江西。
解说:
黄晓燕是村民黄永红的女儿。2004年7月,在大山里长大的黄晓燕欢天喜地地领回江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做父亲的黄永红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黄永红江西省奉新县甘坊镇洞口村村民:
接到通知以后,我女儿心里非常高兴,但是我的心里像压了一块很大的石头,因为我的经济很难负担。
黄晓燕江西师范大学学生:
因为我们家那时候,那时候根本没有学费,更别说上大学了,我弟弟也要读书,后来平时不经常去上山干活的妈妈,也到山上去跟我爸爸砍毛竹,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我说不想读书了。
解说:
黄晓燕的父亲黄永红不忍心看着儿女辍学,发誓拼了老命也要把黄晓燕送出大山。他向乡亲们借了8000元钱,再加上几级政府的帮助,终于让女儿顺利地上了大学。正当黄永红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2005年,村里实施林改,黄永红分到了83.5亩山林,通过精耕细作、合理采伐,毛竹卖出了好价钱,家庭经济状况有了根本性的转机。
记者:
你全家算上山林的收入,还有其他的收入,一年收入有多少钱?
黄永红:
大概收入的总数就达到3万余元。
黄晓燕:
现在好了,暑假一回家,我们家的变化让我真是太吃惊了。因为我看到我们家房间里面放上了新的彩电,我爸还买了新
摩托车,没想到还用了手机,虽然这些东西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很平常的家庭用品,但是对我爸来说,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
解说:
林业改革,并不是今天才开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各地就进行了“三定”、股份制、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等几次改革,但是由于老百姓手里没有真正的林权,担心政策多变,就不在山上下工夫。村民杨国松至今还保留着一块20多年前分给他的一小块荒芜的山林,见证当年。
记者:
就是原来1982年分给你的时候,这个林子就是这样子?
杨国松福建省永安市上坪乡龙共村村民:
是,有的比这个杂灌还更密。
记者:
这样就没有什么经济效益?
杨国松:
这个没有经济效益。
解说:
以前分给农民的山林,由于只解决了管护权,没有真正触及产权,所以带来了一些实际问题。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