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达104607平方米,其中用于农转居安置面积为90577平方米,预计可安置农户426户。小区的建设标准和目前市中心的高标准居民小区一样,具备标准商品房的品质,配备有电梯、花园等设施,绿化率高,还设置了充足的停车位。多层公寓建成后,对原住地的农民来说,不但居住环境大大改变,而且像城市商品房一样,有了“三证”,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房子。
留用地酝酿产黄金 “下沙要统一规划留用地,让撤村建居后的新市民变成社区股东,参与新城块状经济带的建设,过上富裕生活。”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盛成皿在社区调研时这样表示。
按相关规定,下沙街道有10%的留用地1333亩,可用来解决农居建设和社区发展问题,其中除去农居建设用地外,还剩下700余亩土地。通过统一规划,这块炙手可热的土地,将产生诱人的经济效益。
在规划中,位于新城中心区域的高沙、上沙、中沙、下沙、新元等社区,处于人口集中、物流发达的市中心,商业氛围较浓,因此,可以配合新城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规划,融入新城主要商业圈的建设。中心区外的社区,如头格、松合、湾南、东方等社区则可因地制宜,利用留用地建设标准厂房,为一些配套企业提供厂房等物业出租,发展社区经济。2001年,智格社区人均收入8228元,集体可支配收入265万元,工业总产值2.3亿元;而2005年,社区工业总产值达9.12亿元,人均收入达12178元,社区可支配收入达1365万元。
同时,为了帮助征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开发区对区内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情况、家庭收入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利用区内商贸服务业进驻和发展的时机,开发出大量就业岗位,全区率先消除“零就业农家庭”。
保障完善后顾无忧 变身新市民后,社区居民还享受到了日益完善的社区保障,大大消除了生活工作的后顾之忧,就连生病也不用再自己掏腰包。今年,下沙街道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共有14182人,参保率高达96.3%,全街道12个社区的每个组都参加,覆盖率达到了100%。
开发区各社区都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如智格社区已建立起3条保障线,即社会救助保障线,建立困难家庭、大病特困户、子女教育“三大救助基金”,及时救助弱势群体;就业援助保障线,设立劳动保障办公室,解决劳动就业;社会统筹保障线,逐步为符合要求的居民购买养老保险,2005年全年养老保险购买240余万,老年金发放达150余万。高沙社区出台了《高沙社会保障实施办法》,决定男满45周岁、女满35周岁开始,由集体给予购买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由社区集体出资为社区居民以个体劳动者名义参加养老保险的做法,这在杭州市还是第一次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