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的重要特点,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推进,协调城乡林业发展,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四是统筹部门办林业与全社会办林业。
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把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实现林业建设主体的多元化,保证林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四个多做贡献"即:
一是坚持城乡绿化一体化,把林业建设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下大力抓了银川景观水道绿化示范工程、贺兰山东麓滚苏公路生态绿化工程、石中高速公路北段绿化工程、校园绿化行动及石嘴山市星海湖、吴忠市滨河大道、固原市古雁岭等城市重点绿化工程。进一步发挥林业建设改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为加快城市化多做贡献。
二是坚持以林业工程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拉动农民增收。大力扶持退耕农民发展林草结合、林果结合、林药结合等复合经营产业。进一步发挥林业服务"三农"工作的作用,扩大林业建设"德政工程"和"致富工程"的影响力,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多做贡献。
三是坚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经营和林副产品加工,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枸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葡萄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枸杞、葡萄、红枣、造纸原料林建设等产业现场观摩会,举办枸杞节,扎实推进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做大做强林业产业。进一步发挥林业建设在振兴区域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为发展县域经济多做贡献。
四是坚持在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管理的同时,注重保护和开发利用并举,积极发展森林、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推出冬季高山、坡地滑雪、湖上滑冰项目,进一步发挥生态资源休闲、娱乐的功能,为第三产业发展多做贡献。
三、林业建设带来的突出变化 "十五"期间是我区林业发展速度最快、建设成果最丰富、生态面貌变化最大、农民群众最实惠、社会各界最关注的时期,大家普遍的感觉是:宁夏山川披绿、黄沙染绿、道路伴绿、城乡映绿、公民视绿,一个人们向往的绿色宁夏经过全区回汉人民的共同努力正在变为现实。具体表现在:
一是退耕还林三大效益显现。
宁夏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区17个县市(区),34.5万农户,160万多农民。到2005年底,全区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104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5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48万亩(含以封代造50万亩)。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5.177亿元,其中种苗造林补助费5.52亿元,粮食补助折款17.2亿元,现金补助2.457亿元,退耕农民人均增收1228元。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重点地区生态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状况得到缓解,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区域性优势产业初步形成,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退耕还林工程唤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人翁责任感,从植树造林做起,投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扎实推进。
宁夏有19个县、市(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范围。通过落实严管林的要求,颁布政府禁伐令,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天保工程区森林管护暂行办法》,依法施管,健全护林组织,充实管护队伍,签订管护责任书,实行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责任制,增强了管理的有效性。
"十五"期间,全区有80.4万亩公益林列入国家重点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有44万亩公益林列入地方重点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5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