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2006年3月,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2.5%,森林覆盖率53.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1%,绿地率37.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42平方米,城乡绿化指标达到了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
从2002年开始,长沙市委、市政府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一江两岸,四大组团”的思路和“显山、露水、见秀”的理念,精心编制了《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市域和市区两个层次建设生态长沙。同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长沙市城市林业生态圈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内容,着力构建以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生态主题公园、防护林带、江河风光带、绿色通道等为主体的城市林业生态圈。整个森林城市的板块体现了水网化、林网化建设理念和山水洲城的城市特色。
公园绿地率96.4%
在建设森林城市过程中,长沙在城区建设方面以绿化美化为重点,大力实施“拓城、通路、治污、治水、增绿、添景”六大工程,近5年累计总投入1000亿元以上,使市区新增绿地700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300多万平方米,基本解决了老城区道路狭窄、污染严重、缺树少绿等突出问题。
近几年,全市共建市民广场22个,总面积为28.16公顷。新增街头小游园36个。加大了城市公园、风景区提质改造和建设的力度,实施了湖南烈士公园提质改造、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保护提质工程以及长沙生态动物园、月湖公园的建设,建成开放了湘江一桥东岸开放式公园、青竹湖高尔夫休闲公园、麓谷公园等一批集植物观赏、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森林园区。全市已建成公园绿地率达到96.4%。
道路绿化林网化
长沙重点改造了以五一路和芙蓉路为主轴的城市主干道路交通网络和道路绿化,提高了道路绿化的植物层次感和景观艺术性;着力实施了入城口道路景观绿化精品工程,先后完成了捞霞路、远大路、韶山南路、长沙大道、岳麓大道等入城口道路的改造和建设。近5年共改造建设城市主次干道158条,新增城市道路352公里,新增道路绿地65.2公顷。投入5亿元,共改造背街小巷413条。目前长沙市的道路绿化普及率已达到95.5%,道路绿化达标率80.5%,基本实现了道路林网化。
单位小区园林化
大力实施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造绿工程,把单位庭院绿化达标和创建花园式、园林式单位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工作来抓,全市园林式单位占单位总数的比例达到了60.5%,绿地总面积达到1299.16公顷。全市园林式住宅小区所占比例达到了62%。
长沙市还实施了“绿树、芳草、鲜花——美好家园”计划,以控油烟、灭尾气、降扬尘为重点,严格控制大气污染。共投入污染治理资金1.87亿元,143家重点工业企业的主要污染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加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全市投入10多亿元,完成了第一污水处理厂扩建、星沙污水处理厂、圭塘河综合整治,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湘江城区段、浏阳河、捞刀河、圭塘河、年嘉湖等城区水域环境的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和控制。投入2.6亿元,建设了黑麋峰固体垃圾处理厂,日处理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2000吨,提高了城市生活无害处理能力。
建设城市生态圈
早在1996年,长沙便开始探索城市生态圈和城市森林建设,着力改善城市生态状况,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2004年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建设长沙市林业生态圈的决定,正式启动城市生态圈建设工程。从当年开始,每年由市财政预算安排5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用于城市生态圈工程建设。2004年至2005年,长沙共建设宽度为50至100米的环城林带、绿色通道、江河风光带等70公里,新造林6397亩。预计到2008年,长沙可基本完成城市生态圈建设,为长沙增加绿地2362公顷。
绿化管理制度化
为了推进城市森林建设,长沙启动了城市林业生态圈重点保护区森林补偿制度。城市森林建设用地采取政府征用、租用集体土地、规划控制建设单位留足绿化用地等方式,解决了城市森林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强化全民义务植树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科学性,号召城市居民每人每年植一棵树、添一片绿。全民义务植树实行基地化管理制度、一人一卡登记制度以及认建、认养、认管、义务宣传制度,不断增强全民爱绿、护绿、建绿意识,提高尽责率。近3年,全市城区共完成义务植树153万株,尽责率达86%。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