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模仿下雨天向路面喷水,实验路面透水性很好,瞬间吸走路面积水。 龙成关 摄
一种像海绵一样能将地面积水迅速吸收的新型路面,将有望在广州城区“水浸街”的改造中大显身手。昨日,记者随广州市市政园林局一行,见证了市内第一条“会喝水”的马路,市政部门表示已计划考虑大范围推广这种透水性路面材料的应用,远期还可实现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位于荔湾区陈家祠北边的龙源社区透水性马路仅长260米,外表像普通水泥路。但当工作人员向路面倒下一桶又一桶的自来水时,路面很快便将水“喝光”了,无任何积水。广州市共用事业设计院总工梅卫平告诉记者,经过测算,该路面每平方米每分钟就能吸收270升左右的水,广州雨势也不过100毫升/分钟,因此,透水性路面的铺设可以减少水浸街。
荔湾区建设和市政局市政建设管理所所长肖玉密表示,荔湾区内街相当多都是五六十年代排水管网,管径仅9~12寸,容易水浸街。这次选择中山七路龙源社区地势低、街道狭窄,是典型的老城区内街代表,如果透水性试验成功,市政部门向其他地区作大范围地推广。
据梅卫平总工介绍,透水性路面以下是特殊处理过的沙石层,多空隙的结构使得路面上的水能迅速下渗入地下泥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据了解,德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在城市、乡村铺设透水性马路,就连日本东京也已经有8.3%的人行道采用了透水柏油路面。广州这次是首条试验性的透水路,将起很好的示范作用。
此外,梅卫平还表示,该路面结构至少也能承载2吨左右的车辆行驶也完全没问题,因此今后将积累经验把其应用于车行道,起到更广泛的环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