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的植物“怪亭”
10月14日,北京园林
花卉展在地坛公园拉开帷幕,大批北京人逛庙会般涌来。在地坛中心地带方泽坛,入口处一个植物亭让人眼睛一亮:亭子立柱全由怒放的一串红镶成,亭顶铺满有韵味的血藤。虽已深秋,满亭植物活鲜惹眼。有雾气从花中生成,发出茉莉花香。植物亭下设12个火烧木的环形座,引得人人争坐。照相的、议论的不一而足。有老人甚至一连几天都来“坐亭”。游客将耳朵贴近身旁花丛一听,可闻里面水滴之声———植物亭内设滴灌系统,这是以色列技术。只要遥控设定滴灌时间,内置水泵就会将水打进滴灌系统,通过针眼一滴滴浇灌镶嵌植物亭的每棵植株,节水省力。入夜,五色霓虹灯闪耀,电源由植物亭自带电瓶供给。
这么个玩意,是来自成都的八旬老人吴少伯搞出的。人们对亭子、老人产生了双重兴趣。老人百问不厌:“关键技术是植物砌块。不用接水、接电,任何地方,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砌成多种形状的植物墙、柱、亭、榭。”
北京屋顶绿化协会会长谭天鹰偕同一位老市长来了;屋绿协会秘书长、原北大教授王仙民来了……王仙民趣称吴老是“80岁的年龄,60岁的形态,50岁的身体,20岁的思维”。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卫视等7家报台均作报道。
18日,展览闭幕,北京人还想留住植物亭,希望从地坛移至文化宫,一直展出到2008奥运会。于是,四川“怪亭”落脚北京文化宫,掀开了花香墙外的另一篇章。
立体砌块采用建筑垃圾
当现代高楼向空中发展时,植物的平面化顿显苍白。失恒,是世界性的!建筑森林对绿色森林的无言呼唤,人多无闻,蜀中“当代秋翁”少伯老人却听到了!
虽然,成都屋顶花园领全国风气之先,成都获评全国园林城市,屋顶花园功不可没;虽然,空中花园实现了还绿屋顶,走出了关键一步,但依然是地对空的平面置换,成都能书写更精彩的立体绿化篇章吗?
新的诉求是:大批没有屋顶平面的单位和人家,如何共享立体绿化?攻关者的目光投向各种立面———一堵墙、一个阳台、一根圆柱、一块隔离,可否绿化?要害,是积木式的种植砌块,及其配套的供水装置。奇思妙想常常伴生嘲笑,创意的魅力不是悬挂式,而是悟性转化为践行。浪漫情怀和实践精神兼具的成都人,开始煞费苦心地发明。请出老砖匠制作早已作古的砖匣,大锤敲过,千斤顶压过,螺杆旋过,不是木模胀爆,就是效率太低,七八年间几经周折,终于研制出利用城市建渣、振动成形的植物砌块,可现场组装、立即成型,快速形成景观效果。
于是,成都的屋顶上,由一串红和地坪草“种植砌块”拼成的“生态墙”试验作品首次面世。远看一堵墙,近看是“魔方”。刚植入几天的花草,尚未全部遮蔽植株间隙。不过十来天,绿草联片。耳朵贴近植物墙,可闻滴嗒水声,那是砌块内滴灌网络正“打点滴”哩!从砌块草洞拔出一株,立见水滴。———每窝草洞,都有个针眼滴水孔,再设置好小巧微电脑自动浇水器,即可每天自动、定时、多次滴灌,因内含湿度感应器,雨天自动停滴,适宜“懒人式”种植。
2006年2月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了“立体种植砌块及配有该砌块的立体种植装置”这一专利。
“植物魔方”变调都市 不敢说植物砌块将对城市风貌产生刷新效果,但其创意前景不可低估!它至少勾画了“城市衣裳”新概念。
城市高架桥的立柱,以种植砌块包裹,打扮出根根“绿柱”,韵味十足。建筑工地的施工围墙,换成植物墙,墙就活了。茶坊里,以生态墙隔出小间,人置身绿色屏围,必定惬意。饺子店外,树立一面韭菜屏风,应当惹眼。食肆的墙角,设半人高的植物裙墙,绿色食品含意深长。人家户的阳台,设一面小小生态墙,春栽茉莉,秋换菊花,人生几何?坡屋面的房顶,在一片小青瓦中,突然冒出个齐刷刷长草的绿屋顶,是甚境界?马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大面积的户外生态广告,亦无不可。
简言之,一切需要遮丑、可以扮美的地方,都能像节目编排、衣服脱穿一样,动用“植物魔方”。亦可拆走重组,反复利用。而建筑垃圾变植物砌块,则是循环经济在建筑领域的佳作。
当今,在建筑物立面空置率很高的情况下,四川人又一次走在了立体绿化前列。
墙内开花,墙外闻香
虽然,种植砌块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