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厦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悉,厦门南普陀寺周边地区景观控制规划研究正式出台。规划明确表示,南普陀寺周边50米范围内今后不得再建高层建筑。
南普陀寺背靠五老峰,面朝大海,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周边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对南普陀寺—五老峰景区布局产生了一定影响,也挡住了从海面吹进来的风。南普陀寺地处山脚,海风吹不进来,就容易导致雾气凝结,湿气加重。加之寺庙内大部分主体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因此很容易滋生白蚁。
据介绍,以寺庙大雄宝殿为例,始建于1925年,历经近60年风雨,1981年进行简单维修时,基本上没有什么蚁害。可是从1981年至今,短短20余年,蚁害对于大殿的腐蚀程度极其严重。这与周边高层建筑增多不无关系。
南普陀寺周边地区景观控制规划研究得到厦门市30多位人大、政协代表的关注和推动。南普寺方丈则悟法师表示,规划的实施,对于未来三五十年内南普陀寺的发展将提供一个可靠的
法律依据。
厦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唯山告诉记者,南普陀周边景观控制规划,应该说是厦门市景区规划研究的一个典范。近几年来,厦门市城市建设量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景观,影响了城市风景名区。对于南普陀地区景观控制规划的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发展与保护风景名胜的矛盾,对于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协调城市建设与保护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规划范围 东起厦门大学芙蓉湖东侧道路,西至演武路西侧一个街区,北起五老峰,南至厦大海滨,总面积约150公顷。
高度控制 一线:紧贴南普陀的控制区域,侧面建筑高度按12米低层控制,正面按原高两层控制。
一圈:紧靠南普陀寺的一圈,以50米为标准,该控制范围内,现状建筑主要为多层,规划建议建筑高度控制为18米。
二圈:以距离南普陀寺200-300米为标准,该控制范围内,现状建筑主要为高层,规划建议建筑高度控制为36米。
三圈:以距离南普陀寺500-600米为标准,该控制范围内,现状建筑主要为高层,规划建议建筑高度控制为50米。
风貌控制 南普陀寺周边主要以文教区、商业街、居住建筑为主。建筑风格各异,建筑体量和形式与周围道路及周边建筑具有不协调性。规划建议南普陀周边建筑应在尺度上(高度、宽度)服从控制要求,建筑色彩不应过分醒目、跳跃,应作为背景式存在,且应注意体现时代气息,宜采取“变化中统一”的方式。
绿化控制 寺后五峰林立,谓为“五老凌霄”,五老峰北麓为厦门植物园林。五老峰现有景点主要为具有历史渊源的遗址、墓塔、纪念亭等,形成与南普陀密不可分的独特的寺高景观氛围,规划建议应加大力度保护现存景点,不宜再增设新的景点。
五老峰上的植被以相思树、马尾松为主,规划强调在遵循原有生态本底的条件下,进行生态的修复和发展,同时可适当增加物种的多样性,使整个植物群落特点鲜明、内涵丰富而又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