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水杉与居民楼近在咫尺
唐秋生(中)和居委会干部在丈量水杉树与居民楼之间的距离
《上海市绿化条例》是一部很特别的立法。
从一项社区调查开始,到市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再由代表议案变成正式的立法议案,然后,立法议案又回到社区立法听证会征求市民意见……直到最后全票通过,每一个立法环节都与民生、民智、民意息息相关。
对这部“民生立法”,记者追踪采访了3年,新闻背后的故事透出上海地方立法的诸多特色。
“大树搬家真的很难吗?”3年前,在长宁区天山五村,看着眼前的扰民水杉,面对记者的提问,市民唐秋生一声叹息。
“过了春节,天山五村的扰民水杉就要住新家了。”3年后的今天,唐秋生这样答复记者。
5000棵大树影响3万户居民
唐秋生是长宁区仙霞街道芙一居委会主任,也是长宁区人大代表。唐秋生常听居民抱怨,大树扰民,简直让人没法过日子。3年前,唐秋生带记者去过一户居民家。
这户人家住在5楼,一进门记者就发现大白天屋里还亮着灯,“没有阳光,白天也得开灯,不然什么也看不见。”居民说,窗外是大水杉,一开窗,枝叶就探进来。常年生活在“黑夜”里,春秋天没阳光,夏天没凉风,小虫子天天跟你打招呼,这日子怎么过?
“这户人家还不是受大树干扰最厉害的。”唐秋生说,在仙霞地区,受害最严重的小区是大金更。大金更1-3号楼的68户居民写了联名信,请业委会主任荆辰把联名信交给了唐秋生。2003年6月18日,长宁区人大仙霞代表组开始调查扰民大树,唐秋生是这个调查组的组长。4个月后,13个居民小区的调查报告出来了。13个小区共有2207棵大树,其中961棵干扰居民正常生活。而在整个长宁区,有5000棵大树影响3万户居民。
“水杉扰民一直得不到解决,以致有些居民采取了过激行动。”唐秋生在“大树扰民调查报告”里提出,依据当时的绿化法规,小区内伐树或者移树都是不允许的。于是,居民采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一些树根甚至被浇上了硫酸。唐秋生认为,绿化跟民生发生了冲突,就应当修订地方立法。唐秋生决定将调查报告交给市人大代表刘正东。
“绿化树”为啥变成“扰民树”
2004年1月市人代会上,刘正东向大会提交了议案,建议修订绿化立法。接下来,在参与立法调研的2年中,刘正东曾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绿化原本是件好事,可“绿化树”为什么会变成“扰民树”?
原来在20年前,水杉无疑是不少小区绿化的首选——价格便宜、生长快,小区要想快速绿树成荫,不选水杉选谁?只不过,绿化部门当时没想到,水杉不能离楼房太近,也不能太密。“想不到”的后果是,10多年后,居民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水杉把阳光全部挡住。此外,大树扰民在初露端倪的时候,如果能及时修剪处理,情况就不会继续恶化,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相关技术标准,该及时处理的事都没有及时办。
人和树发生冲突的一个“副产品”是:人和人的冲突。仙霞物业公司曾经在2003年向居民发放100份意见征询单,回收了83份,其中认为树木影响生活的有57户,占有效问卷的68.7%;没有影响的10户,占12.1%;影响一般的占19.2%。令人尴尬的是:在受害居民呼吁移树砍树的时候,另一部分居民却要坚决护绿。既有绿树,又不妨碍居民生活,小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