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顺德北滘镇高村一个简陋的
花卉种植场,75岁的钟昆洲正埋头打电话,由于视力不好,他的整个上半身几乎都伏在了电话本上。
身穿一件最普通的土灰色夹克,鞋子上粘着黄泥,他看上去就像当地的一位普通农民,但实际上他却是海峡两岸农业界知名的“大师”级人物:曾在台湾农业部门工作30余年,退休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都抢着邀请他前去指导农业技术。但他的想法是:“为什么不到大陆看看呢?”
1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钟昆洲来到大陆,此后除了每年回台湾呆个把月外,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大陆,足迹踏遍大陆的南北东西。在天津,他培植出超大的胡萝卜;在山东半岛,他帮助果农解决葡萄霜冻难题;在广西,他指导防治甘蔗病虫害……
今年3月,钟昆洲来到富庶的珠三角地区,发现这个昔日的“鱼米之乡”正在成为大陆最大的花卉生产、种植基地,而种苗、技术的制约,却成为这里花农们一块最大的心病。他认为,要用最新的技术提升花卉种植水平,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在政府的积极撮合下,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兴隆花木有限公司决定成立“两岸优质种苗克隆基地”,请钟昆洲担任技术指导,解决难题。
“现在正在招兵买马,进设备,要想帮助农民,就要做出成果来。”谈到种苗、植物,钟昆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种苗克隆就是植物组织培养,目前珠三角地区尽管也有一些花卉企业建立了组培室,但大多是从国外或台湾高价进口一些瓶苗或母株进行分株,引进境外种苗后,又不掌握种苗的栽培关键技术,因而无法与境外同类产品竞争。
作为顺德最大的花卉经销企业之一,兴隆花木公司董事长梁启棠也为此深感困扰。他说,高档花卉的种苗基本依赖进口,每年进口种苗的费用就要几百万元。而技术和质量不过关,产品很难打进国际市场,以前也曾试过出口美国、欧盟等地,但出口10个货柜有7个货柜能顺利过关就不错了,很多时候是在对方海关被“退货”,拉回来的成本更高,只好掏钱运到垃圾厂处理掉。
“台湾的农业技术水平较高,这几年我们陆续学到了一些,但能得到钟老先生这样的‘高人’指点,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梁启棠高兴地说。
现在,钟昆洲就住在梁启棠的家里,他们成了莫逆之交。钟昆洲悄悄告诉记者,选择梁启棠作为合作伙伴,也是因为佩服他的为人:梁是当地花农的一个“领头人”,他的企业联系着300多户花农,虽说有自己的花卉生产基地,但更多的货源来自周围花农,在大陆各地建立了广泛的经销网络。因带动农民致富,梁启棠被评为2005年的“全国劳动模范”。
钟昆洲的目标是在顺德建立现代化的“种苗克隆工厂”,引进国际农业新技术,应用于品种改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方法,然后再通过兴隆基地的示范效应推广到千家万户去。“要提高农民的收益,关键是要提高技术含量,大陆的农业大有可为。”钟昆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