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德清县现代林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编者按:德清县现代林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务院和省部领导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日前在中国农林水利工会调查组的调查文章《现代林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范——关于浙江省德清县现代林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上批示:“请中农办和国家林业局阅研,应借鉴其经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的批示是:“德清县大力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将绿山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这对我省类似地区加快发展现代林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领导也先后作出批示。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文友对此专门作出批示:“回良玉副总理对德清的林业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作出批示,给予肯定,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回副总理和国家林业局领导以及省领导的批示精神,进一步深入总结完善原有的做法和经验,并不断发展、提高,在全市推广。”
当前,我市正大力推进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为了迅速及时地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省部和市领导的批示精神,本报今天特刊出记者深入基层采写的长篇通讯《让绿山青山变金山银山》,推介德清的成功经验,以期借鉴,从而全方住加快我市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步伐。
一支小竹笋,做成了一片大产业,让一个42万人口的县人均年受益733元;一声“山伢儿”,叫响了半个中国的市场,让德清走进了千家万户,值得称道,令人深思。今天,德清人用“山伢儿”向人们再次证明:现代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大有可为。
早园笋、花卉苗木、竹木加工、生态旅游…这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好比是德清现代林业中一条用生态线穿起来的“项链”,她必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熠熠生辉。
一支小竹笋 挺起大产业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了拥有7000多亩早园竹的郭肇村。
白墙黑瓦掩映在竹海中,浓密的竹叶下不时可见农户在翻地除草施肥。
“早园笋覆盖新技术,使原来单一的春季出笋提前到秋、冬、春三季,而投入产出提高到1:7.5,”村党支部副书记施法忠介绍说,“碰上笋价行情好时,0.5公斤笋可卖到十多块钱,对竹农来说,这是一大笔收入。”
正是这个季节性的差异,让广大笋农尝到了甜头。如今,全村人基本实现依靠早园笋吃饭。该村上窑自然村的黄冬梅在今年春节共挖笋100多公斤,3天时间的收入就有1200多元。她告诉记者,这还不算多的,最多时一天就可收入一两干元。
现在,“冬天的春笋”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的农贸市场都能看到。县林业局林业产业科科长刘振勇说,笋农为了让早园笋走俏市民餐桌,热情的德清人还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山伢儿”。
一年四季有笋吃,总有笋价贱的时侯,于是,在早园笋后期加工以及深加工上,专门的企业出现了。它有效地提高了后期笋的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使笋农在笋多价贱的时候照样有好收成。
如今,全县早园笋面积已经达到10万多亩,总产值3.6亿元,实现农民纯收入2.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人733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9.8%。
画外音“技术+市场+合作社+加工厂”的发展模式,不仅促使德清早园笋拉长了产业链,而且推动了竹木加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至今已形成了竹胶建筑模板、竹制工艺品和竹制地板为主导产品的较完善的竹加工产业。目前,全县拥有竹木加工企业160多家,约有2.4万人在竹木加工企业中务工,占全县农村总人口的78%,农民务工总收入达1.92亿元。尤其是德华木业的“兔宝宝”牌贴面板成为中国贴面板材行业首家上市企业。
生产园区化 土地多生金
六月莫干山下,万亩现代林业园区内一派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