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3 煤污病
煤污病又名煤烟病,在我国各地园林植物上普遍发生。侵害紫薇主要是在其遭受紫薇绒蚧和紫薇长斑蚜危害以后,即以它们排泄出的粘液为营养,诱发煤污病菌的大量繁殖。发病后病株叶面布满黑色霉层,不仅影响紫薇的观赏价值,而且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提早落叶。
3.1 表现症状 紫薇煤污病的病原菌属于真菌类,不过煤污病的病原菌种类很多,同一植物上可染上多种病菌,其各自症状也略有差异,但黑色霉层或黑色煤粉层是该病的重要特征。煤污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枝条,病害先是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侵染,后逐渐覆盖整个叶面,严重时叶片表面、枝条甚至叶柄上都会布满黑色煤粉状物,这些黑色粉状物会阻塞叶片气孔,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
3.2 发生规律 煤污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叶、病枝上越冬。因为紫薇长斑蚜和紫薇绒蚧排泄的粘液会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营养,所以一般在这2种虫害发生后,煤污病就会大量发生。而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绒蚧及紫薇长斑蚜的危害盛期,况且此时的高温、高湿也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故春(越冬病菌引起)、秋(绒蚧和长斑蚜引起)季是紫薇煤污病的盛发期,天水地区1年发生1~2代。
3.3 防治方法
3.3.1 园艺防治 ①通过间苗、修枝等措施,使树木通风、透光;②及时防治蚜虫、蚧壳虫、粉虱等,因为这些昆虫的分泌物正是煤污病病原存在的基础。
3.3.2 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为石硫合剂,冬季用波美3°石硫合剂,夏、秋季用0.3°石硫合剂。也可用三硫磷、山苍子叶汁进行防治。
4 黄刺蛾
黄刺蛾,体型中等,幼虫为刺毛虫,俗称洋辣子,是园林
花卉主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
4.1 危害特点 黄刺蛾主要是以幼虫啃食造成危害。初孵幼虫一般群集在叶片背面取食叶肉,使叶片呈筛网状;大龄幼虫会爬行扩散危害,并直接蚕食叶片,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只剩下叶柄及叶脉。
4.2 发生规律 黄刺蛾是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上结茧越冬。每年5、6月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后,6月下旬可以观察到第1代幼虫。幼虫有7龄,常常会出现世代交叉的现象。危害盛期在7~9月。
4.3 防治方法
4.3.1 园艺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树枝上的越冬茧,从而消灭或减少虫源。
4.3.2 物理防治 家庭盆栽紫薇可以在落叶后,人工摘除越冬虫茧,可彻底消灭虫源。大田生产时,可以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4.3.3 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最好能在幼虫扩散前用药,可喷施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防治。
紫薇还会有绿刺蛾或褐刺蛾等危害,不过它们都属于刺蛾类,除了形态上略有差异外,在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可以在防治黄刺蛾时兼治。
5绿尾大蚕蛾
绿尾大蚕蛾,别名水青蛾、
燕尾蛾、长尾蛾,属鲮翅目大蚕蛾科;在我国华北、华中、华东以及西南等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危害多种果树和园林苗木。
5.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40mm,翅展122mm左右;体表具有深厚白色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