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南京玄武湖就像是一个患有疑难杂症的病患,不断接受着各方专家的会诊,每一次手术在给她带来希望的同时,“排异现象”也会接踵而至。去年玄武湖回水后水质没维持多久,就出现了蓝藻暴发现象。而就在蓝藻刚刚得以遏制,今年3月又发生了死鱼风波。眼下,玄武湖又遭遇了十年未见的水草疯长。昨天,各类专家再次会集在一起,为玄武湖把脉下药。为何不久前还清澈见底的湖水突然“发病”?究竟是技术瓶颈,还是相关部门求效心切、脚痛医脚的短视行为所致?
现场目击:每天100人湖中捞水草
一个月前的玄武湖还是清澈可见底,鱼儿在湖中嬉戏,清风吹过湖面,漾起绿波阵阵。然而走入解放门,放眼望去,湖中随处可见绿草丛生,一撮一撮延伸到了湖面的每一个角落。湖水泛起层层水锈,土色污浊的水绣就像是一层可以让玄武湖窒息的塑料薄膜铺设在岸边,还不时地冒着水泡。“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水草!”解放门游船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玄武湖的水草多分布在岸边,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铺设了整个湖面,一个月前水草还不多,可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天的时间里水草就疯长,并蔓延到了整个湖面。虽然公园每天都安排人员清理水草,但玄武湖的游船螺旋桨还是经常会被水草搅住。
在湖边记者见到了几位正在休息的湖面清洁工,工人告诉记者,整个湖面蔓延开的水草叫菹草,在农村经常被打捞上来喂鹅的,自从温度攀升以来,菹草的生长势头越发不可阻挡。几天前还仅是几十人的打捞队伍现在一下扩容到了100人,而每天打捞上来的水草可达2吨左右,足足可装满十几辆拖拉机。而在西南湖中心,几位工人正用竹竿和鱼网搅水草,几分钟的时间,打捞船上已是绿油油的一大片,而湖岸上多处已堆积起小山状的水草。“即使按照这样的进度,一个月时间也很难清除干净,它们生长的速度太快了。”
市民质疑:长菹草好还是不好
3月的玄武湖刚刚遭遇了死鱼事件,每天打捞出的死鱼达到50—60斤,一直持续到3月底,风波刚刚过去不久,可进入4月,玄武湖水面又出现水草疯长现象。不少市民发出疑问:玄武湖的水到底是变好还是变坏了?
南京市环境监测站于4月14日对玄武湖水进行了监测。数据显示,南京玄武湖水体透明度是70年代以来未有过的,东南湖、北湖水清澈可见底,西南湖水的透明度更是达到了1米以上。而菹草的覆盖度,东南湖最高,50%被覆盖;其次,西北湖30%,东北湖25%,西南湖20%。不管从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还是像菹草这样的高等植物的多样性分析来看,玄武湖的水质都还是很好的。然而,水质变好,菹草却疯长起来,南京市园林局副局长赵永艳就哭笑不得:“太湖花了1个亿想种植水草净化水质,而我们却在为它的疯狂生长头疼。”
从上世纪80年代就跟踪研究玄武湖的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的王国祥教授告诉记者,湖水中的高等水生植树,可以消耗掉水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么多年来玄武湖几乎很少可以看见水草,还真与湖体的透明度有些关系。玄武湖遭受污染时,水体中藻类较多,透明度不够,湖底的水草难接触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得以生长。王教授在几天前考察莫愁湖公园时,也在岸边发现了不少菹草,但却没有蔓延到湖中心去,就是因为湖面的透明度并不高。“玄武湖长草是个好事情,”东南大学环境工程专家吕锡武教授认为,“但如果只长菹草,那就是有问题了!”吕教授表示,现在玄武湖的水质是很好的,但这并不是说,生态就是好的。生态好的标志是水体中各种水生植物都长得不错,而且互相制约发展,可现在只有菹草疯长。而且菹草是喜阴植物,到了夏天会自然死亡,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菹草死亡后,水中苦草等植物会接替上去,不过目前看来,玄武湖里似乎还没有出现可替代的水草。这一切都说明:玄武湖在治理过程中,一定出现了适合菹草成长的生境条件。
三大困惑:菹草蔓延与治理有关?
然而究竟是什么样的生境条件适合了它的生长呢?“菹草的覆盖范围与以前的玄武湖治理出现了两个不谋而合,这之间会不会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呢?”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包洪新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