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兴旺,最关键的是生态背景,所以,今后的茅山风景区建设应注意生态修复和生态教育,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令人遗憾的是,2002年12月《茅山风景区名胜区总体规划》出台后,双方似乎都在按照规划进行,但实际上,少数景点建设存在选址不准确、设计量过大、建筑风格不和谐等问题。2005年,金坛方在茅山景区核心区域内,大规模地劈山开道、削平山头再造“顶宫”,同时,又在茅山南面的半山腰毁掉大片植被,初步建成了元阳观和礼仪台。这使得茅山景区的破坏性开发再生波澜,句容一方如果闻风而动,不足300米高的茅山主峰将伤痕累累,满目疮痍。难怪经常来茅山进香的香客议论纷纷,认为茅山的盲目开发,特别是沿茅山“龙脉”开辟的山路,破坏了自然景观、森林和植被,破坏了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005年12月,江苏省有关部门在调研茅山景区的开发问题时,认为导致破坏性开发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景区规划工作滞后,未能根据省政府对总体规划的批复要求,及时组织编制景区详细规划,造成景点建设缺少规划的指导。这是否是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即便对金坛方现有建设项目进行压缩规模,又能对阻止茅山破坏性建设起到多大作用?记者仔细阅读了《茅山风景区名胜区总体规划》,严格地讲,金坛方的建设项目除个别选址不准确外,其他均在规划范围之内。如游客反响最为强烈的茅山“龙脉”上的一条山路,《规划》中说,这是一条防火道,但要把这条道修成景观大道,既能让游客行走,又能行车。这条道怎么建都是一条新的旅游大道,如何不破坏山体?有关人士认为,导致茅山景区破坏性开发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利益之争。至于金坛方现在抢时间、争速度,加快工程施工步伐,是否想造成既成事实,让各方都无奈?为此,希望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让这起违规工程停下来,使之不再成为第二个“紫金山观景台”事件。
金坛来函解释仍留疑问 正在记者发稿时,金坛旅游局局长咸毛潭发来传真,就茅山风景区金坛方目前有关建设项目作出了如下解释:关于沿茅山“龙脉”开辟的山路,长约6公里,几十年来一直是防火通道,不是新开辟的,目前业者不过是对有些地段进行平整拓宽而已。并且,此道路的修筑符合《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要求。在景区景点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章节内有“开辟山脊生态旅游通道”和“防火道既是景观路、观光路又是环保游览车的交通道和游步道”的内容。
咸局长还说,目前金坛方建造的“顶宫”不能称之为“顶宫”,项目批文是“碧虚观”。他认为,此处设施属重复建设的说法,目前还没有认定部门的文字依据。
另外,咸局长解释称,由江苏省建设厅园林规划处张处长负责运作茅山景点建设一事,并不能理解为是张处长或者是任何上级同意的。咸局长最后明确指出:“停建或拆除建筑是一种行政行为,不是哪个人,哪家媒体讲讲的。”他说,今年5月9日已通知过业主不准开工。
那么,业主在明知不能开工的情况下,为什么敢擅自开工?又有什么部门来进行查处?关于茅山风景区景点建设问题,本报将继续关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