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愉:对,而且中间受到多次的诱惑,你搞这个干什么?搞菜,搞果子。甚至有一次,我确实考虑了一下,搞环境保护。环境保护需要什么样的人?知识面广,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的能力,他们最后推荐选了我,我考虑了一星期之后,没答应。
主持人:为什么想了一个星期,没干?
陈俊愉:舍不得、舍不得。
主持人:您不是发自内心想做另外一件事。
陈俊愉:重要性认识了,兴趣没过去。
主持人:脑子过去了,心没过去。
陈俊愉:所以最后我还是拒绝了。
解说:
在丹麦留学期间,陈俊愉仍然惦记着自己钟爱的梅花,当他看到法国的紫叶李与中国梅花的杂交品种在丹麦能够过冬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主持人:我听说您到丹麦留学,还有一个有趣的事,非要把梅花引到丹麦去。运了三次都?
陈俊愉:没有成功。当时中国到欧洲,坐船三个星期,没有特殊条件,冷藏什么,那时候都很困难。所以到了丹麦就成了柴火了。
主持人:干透了。
陈俊愉:以后又托人寄,条件也差。
主持人:到那就没法活了。
陈俊愉:所以阴错阳差,我是47年就看到美人梅,这个名字是我定的。是梅花和紫叶李杂交的。是法国人一百八十几年前在法国做的。母亲是紫叶李,父亲是中国刚引去的梅花。
陈俊愉:结果这个东西我看到,这么抗寒,而且花朵大,这么大花。
主持人:在法国种成的。
陈俊愉:法国育城,丹麦可以种,给我很大的启发。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曲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解说:
梅花原产于我国,它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但梅花因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一般在0度到2度的条件下才能开放。因此,“踏雪寻梅”以往在我国南方才有望成行。陈俊愉因在丹麦看到了杂交梅花的抗寒品种,1950年从丹麦辗转回国后,就在大学教授园艺学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培育抗寒梅花新品种。
访谈:
主持人:当时您从国外回来,在当时也算是知名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周围有很多人,从事建设的人,对您从事的花卉,精神享受的学问,他们理解吗?能接受吗?
陈俊愉:不理解的多。
主持人:跟您有过沟通吗?
陈俊愉:有过沟通。
陈俊愉:大概1962年,中央搞12年科技规划。梁思成先生坐在这,我坐在这。我就提议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名花,十种,列到国家长远规划。梁先生就发表意见了,梅花、牡丹这个还值得这么系统地用国家力量研究吗?我就回答了他几个字,“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陶渊明的诗。他不说了。我心里想,他那是大专家,我是刚刚回国没几年。我假如说心里话,我要说梁先生你研究那个斗拱,也值得研究一辈子吗?
主持人:所以就应了您切题的话,兴趣。您要感兴趣,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很多人都会感兴趣,实际上是民族的兴趣,一个民族的大兴趣。其实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