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有哪些品种资源,还有梅的文化,比如商朝的帝王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因为古时候没醋又没有酱油,梅子就是重要的调味品;比如历代诗人关于梅繁若群星的诗歌礼赞陆游在成都就写过‘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啊。曾勉教授的文章把其中的道道讲透了。”谈起心爱的梅花,老爷子声音明显高亢了很多,手脚也动起来了,简直有些“手舞足蹈,眉飞色舞”。
“于是您就开始在成都周边进行梅花研究?”
“是的,当时我就决心这辈子就搞梅花了,于是我提议我的老师汪菊渊教授研究成都的梅花。”
最可气的是学生批斗我 陈俊愉和他的老师对成都周边的梅花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后,在当时的《中华农学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梅花专论--《成都梅花品种之分类》,随后他将研究范围扩展到整个四川,也开始了自己独特的“梅花历险记”。
“听说您为研究梅花吃了很多苦头?”
“那时我们的调查非常艰苦,单枪匹马一个人到深山老林、高谷大河里闯荡,要多危险有多危险。有一次在叙府,夜里突然下起了雷阵雨,伸手不见五指,雨大风大浪大,我们坐的木船,‘啪啦’一下就翻了,那可是在金沙江里啊,我还不会游泳,一下子就被冲出好几丈远!幸好那时渔民们来了十几条船,把我们捞上去了。”还有一次野外考察,在夜里与一只花斑恶豹“不期而遇”,良久对视后豹子把他“放”过了。
他结束了留学丹麦的学业,于1950年“想方设法,光签证就跑了十几趟领事馆”才回到祖国。“开始可以说一帆风顺,可后来一系列的运动来了,真让我吃尽了苦头……”陈俊愉的神情语气第一次显出了沉重。
“是因为梅花么?”
“是啊,本来一朵简简单单、美丽的花,居然扯到政治上去了。最可气的是,那些批斗我的人里,有不少还是我带的学生、研究生!”
首倡梅花牡丹“一国两花” 1977年,已届花甲之年的陈俊愉亲赴武汉、成都、黄山、贵阳、昆明等地调研,最终完成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图文并茂、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梅花的专著《中国梅花品种图志》。
“很多媒体都报道说,您近年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推动国花评选。”
“我1982年就写文章《我国国花应是梅花》,提出要评选梅花为国花。国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啊!现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国花,但在被誉为‘园林之母’的中国,国花评选却迟迟没有结果,这不能不说是不小的遗憾。”
“但后来,您又提出要搞‘一国两花’,评梅花和牡丹为双国花,是不是因为有几次民间评选中牡丹领先而做出的妥协?”
“这不叫妥协。这两种花我都喜欢,在我看来,牡丹是国色,梅花是国魂。民间评选里,有时是梅花第一,有时是牡丹第一,不存在谁领先谁落后的问题。而且,梅花主要在南方,牡丹主要在北方,你选出的国花不能全国一半地区都没有啊,是不是?再说‘双国花’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最近的消息是,国花问题在2008年之前会有一个结果。”
“您为梅花遭过那么多罪,后悔过吗?”
“后悔有什么用?再说,梅花太可爱了,我就是梅花,梅花就是我。”谈话回到梅花,老人又开始笑了。
“您穷毕生精力研究梅花,到现在还为定梅花为国花的事情四处奔走,值得吗?梁思成先生也曾经这么诘问过您?”
“呵呵,怎么不值得?我研究梅花一是因为国花能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二也是与时俱进,能够帮助人们增收。另外你说的梁思成先生那事,大概是1962年,我们在建设部讨论1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