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杜鹃城"之称的丹东市位于祖国东北部的辽宁省,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养杜鹃,这不仅是当地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杜鹃花为许多人打开了一扇致富的门。在今年的第六届全国园林花木信息交流会上,记者遇到了3位丹东杜鹃人,他们的经历虽各不相同,却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丹东杜鹃的发展情况。
李全福(辽宁省丹东市花园花圃)
1983年,还在丹东市振兴区花园办事处工作的李全福买了80株杜鹃苗,买苗的400元钱是他结婚以后的所有积蓄。养了一年之后,才知道那些苗子并不是他所要的品种,本来能卖1万元的苗只卖了1000元,而到了1985年,由于杜鹃生产过剩,基本上是种杜鹃的人之间互相买卖,李全福不得不将一些较大的杜鹃用60平方米的花窖保留起来。一直到1990年,一分钱也没挣到。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总体经济水平的增长,丹东的杜鹃生产又迎来新的发展时期,1991年李全福建起了自己的第一个400平方米的杜鹃大棚。随后,又建了两个1000平方米的,并租用了一个600平方米的大棚。丹东杜鹃也在9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高潮期。说起卖花的经历,这位肤色黝黑的东北汉子也是一番感慨。有一次,他拉了一车的杜鹃花运到山东,对方将价格压得太低,他只好又运到山西,最终赔了1万多元。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李全福一方面在发展苗木,另一方面在不断调整杜鹃的生产品种和方向,向精致化和高档化发展,他认为造型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谓"花有价,型无价"。李全福说,他一定会把杜鹃花一直种下去。
李相君(丹东杜鹃花培育发展中心)
与李全福不同的是,李相君是在丹东杜鹃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进军这个行业的。1995年,他以2万元起家,如今已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建成了两个双拱大棚,面积都在2000平方米左右。他说,近些年大家生产的大部分都是比利时杜鹃,其实丹东本地杜鹃有许多优良品种,花色艳,花期长,花朵大,尤其是一些植株较大的杜鹃,很有气势。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丹东杜鹃每十年都有新兴起的品种的统称,分别叫"老八种"、"新八种"、"特八种"。而80年代以后虽也有新品种出现,却一直没形成新的系列。目前,他正在联合几个生产户一起发展本地杜鹃,计划今年培育,明后年推向市场。此外,他的大棚里已经培育了1000多棵大冠径的杜鹃,希望能摆到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场所。
等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他还要选择适当的品种,通过控制花期,让冠径在1.5至2.0米的大型杜鹃奥运会期间大放光彩。
张立远(丹东市振兴区花园办事处)
作为花园办事处的农艺师,张立远一直关注着丹东杜鹃的发展。据介绍,现在丹东从事杜鹃花生产的大约有4000家左右,其中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近2000家,2000平方米以上的有近10家,基本上为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此外,还有一支近百人的经纪人队伍,很多人在搞生产的同时,也在做着经纪人的工作。而一批年纪在二三十岁左右的专门从事嫁接工作的妇女,也是当地杜鹃生产中一支独特的队伍,这些人技术水平很高,有人还经常到外地去从事杜鹃花的嫁接工作。
在90年代初期,政府为了鼓励农民使用高效节能的日光温室,对钢结构的温室每亩补助4400元,土木结构的每亩补助3600元。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丹东杜鹃花的进一步发展,不但生产设施改善了,栽培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花园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大力推广杜鹃栽培技术的同时,还定期将花农集中起来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另外,还组织大家参加花展,以提高丹东杜鹃的整体形象。这次办事处是第一次派专人来参加信息交流会。明年,他们要收集整理一本丹东杜鹃品种画册,以更好地保存和发展当地杜鹃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