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苏省花木协会理事会在南京汤山召开。会议对2 003年该省花木产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总结。
2003年,江苏花木业克服了自然灾害和“非典”的影响,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种植面积比上一年增加21万亩,总面积达到75万亩;五大花木主产区中的南京、常州、苏州、宿迁,花木种植面积均超过15万亩;“雪松之乡”汤泉镇,3万亩耕地全部种上了以雪松为主的观赏苗木;“花木之乡”江都市,花木种植区域从传统的丁伙、曹王一带不断向外延伸,与临近的张纲、花荡等乡镇逐步连成片。据初步统计,2003年江苏省生产观赏苗木16亿株、盆栽花卉1.5亿盆、切花 3亿支、草坪草4000平方米、商品盆景65万盆。全省花木销售产值达4 6亿元,同比增长43%,全年花木生产亩均收入6100元。
具体来说,2003年江苏省花木业发展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规模生产特征明显
根据《江苏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该省于2003年建设了一批特色明显、规模较大的花木生产基地。目前,花木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的县(市)已达15个,5000亩以上的专业乡镇36个。武进的彩叶苗木、吴江的香樟、无锡的杜鹃、如皋的商品盆景、沭阳的小灌木和连云港的球根切花等,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三资”花商发展看好
花木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具有的高效益特点,导致社会投资流向的积极性增高。江苏省4500余家从事花木生产经营的企业单位,95 %以上为股份制和民营企业。自发投资花木产业的个体花农有30万户,其中经营面积50亩以上的大户有2500户,100亩以上的大户有510户。而昆山三维园艺、沭阳淮海园林有限公司、靖江百蔚花圃等一批民营企业,更是近期从二、三产业中转产投资而来,成为该省发展高效花木产业的典型示范。在苏南地区,花卉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常州家绿林果园艺有限公司、连云港振兴集团、南京汤泉洋兰有限公司等一批合资、合作企业的成功组建和高效运营,为提升江苏花卉产品形象和档次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优品种层出不穷
2003年,江苏省以农业品种更新、技术更新和知识更新三项工程为核心,大力实施科技兴花,积极引进国内外花木新优品种,开展驯化、评比和配套栽培等工作。全年共扩繁新型种苗6亿株,推广面积达 25万亩,并在观赏苗木工厂化繁育、盆栽花卉轻基质栽培和目标花期促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此外,该县还以雪松、龙柏、菊花、商品盆景等省内大宗花卉产品为重点,制订颁布了地方性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锡山“港下”牌香樟、苏州“维生”牌种苗、浦口“艺莲”牌荷花等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有些还打入了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