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我们每到年末都要对全年进行一番盘点,总结得失,思考未来。
今年我们分别就
花卉业的苗圃·苗木、盆栽、切花·切叶、设施·资材、草坪·地被、花店·花艺、盆景·赏石、兰花以及园林景观九个领域进行深度思考,目的就是和广大读者共同想一想:2005,我们该记住哪些人、哪些事儿、哪些声音、哪些数据、哪些产品?它们究竟给行业带来了什么?
回顾2005年,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降价”,而且是产品品质得到普遍提升背景下的价格大面积滑坡。现在已经进入年宵期,作为鲜切花的标杆产品,百合鲜切花价格创了历史新低,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作为年宵花的主力军,今年各种盆栽的价格也是持续走低,有些已经压至生产成本;面对积压的绿化苗木,不少地区被迫又挥起了砍苗的刀;草坪种子从年初大滑坡以后,就没再抬起头来……终端产品价格低迷,种子、种苗、资材等源头产品销售商的日子自然就不好过。那么,大家为什么要打价格战呢?很显然,我们部分企业的竞争手段还是非常单调甚至匮乏的。除了降价,还能有什么办法?
再一个比较深的印象就是“技术创新”。今年业界一个比较可喜的现象是“新品种”已经不再被津津乐道。回想一下,今年究竟哪家推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品种了?恐怕是没有。新品种慢慢冷下来,不是新品种引进的少了,也不是新品种不具备杀伤力了,而是业者对待新品种的心态变了。现在,大家谈论最多的是规模和质量,如果缺了这两样,无论是国际订单还是国内经销商的采购意向,都是空谈。随着品种引进渐渐与世界同步,企业对生产技术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并力争栽培技术与世界同步。2005年,对各个企业来说,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开始超过品种创新。苗木、盆栽、鲜切花出口也因此越来越活跃。
当“淘汰”成为一种必然,就意味着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虽然一些大中型企业日子也不好过,但目前日子更难过的,则是缺少技术突破的中小企业。今年下半年,农业部公布了最新的2004年全国花卉业统计数字。和2003年相比,全国花卉企业数量减少了6792个,但大中型企业却增加了1644个。在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的2005年,势单力薄的小企业和个体户被市场无情淘汰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要么搭上末班车在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要么被淘汰成为看客。2005,已经开始筛选那些可以成为“百年老店”的种子。
现在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叫“企业的社会责任”。说的是一个企业要发展,往往要经历纯粹挣钱的原始积累时期、追求规模的资源整合时期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时期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也被称为“企业公民”阶段。事实证明,真正的大企业,从起步的那天起,其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要做“企业公民”,与全社会和谐共存。那么,对于政府管理较弱、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花卉行业,由谁来承担“行业责任”呢?我们花卉界的“企业公民”又在哪里呢?新品种保护举步维艰,各种价格战此起彼伏,尔虞我诈导致诚信危机……有人说,不乱不治。如果乱得不能再乱了,那该怎么办呢?行业就此毁掉吗?
以康乃馨种苗为例,2005年我国康乃馨种苗的使用量超过两亿株,可缴纳新品种保护费的不超过2500万株,这对谁是公平的?以破坏行业秩序、损害行业利益为前提,自己发展起来了,继而走上第二、第三发展阶段,可以吗?也许我们无法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但真正的超一流企业,从跨出的第一步起,就应坚持“做正确的事”。可喜的是,2005年,昆明杨月季、广州高新园艺、杭州绿源等一批企业坚持“做正确的事”,他们主动交纳新品种保护费,坚持走高质高价路线,认定诚信合作可以创造财富。事实上,“企业公民”只有承担起“行业责任”,才能最大限度地从行业中获利,并使自身获得长远发展。2006年,让我们期待出现更多的“企业公民”,有更多的企业来扛起“行业责任”,让全行业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